新闻详情

为青春导航 为就业铺路

发布时间:2025-08-14 09:25 浏览量:3

在某机构组织的职场探索营内,讲师正在为大学生讲解就业规划等内容(资料图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聚焦实践的职场探索营正成为大学生追捧的新选择。记者观察到,我省部分专业机构与企业已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纷纷联手打造专业化的职场探索平台,不仅为我省大学生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更推动了我省就业服务不断升级。


课堂启蒙:


从迷茫到清晰的职业认知


8月初,新通留学山西分公司的教室里,20余名大学生正专注聆听“扶YOU职上”职场探索营的职业规划课。讲师结合自身职场经历,用生动的比喻拆解职业规划:“选行业就像选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从海南大学返乡休假的小李,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游走。课间,她和同学们围着讲师追问“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眼里的困惑正被期待一点点取代。


“大学生对政策信息的接受度,往往与呈现方式密切相关。”讲师将大学生生涯规划、职场初探知识与基础职场技能巧妙融合,通过具象化的讲解,帮助他们真切感受到家乡为就业创业者铺就的沃土。


“除了理论讲解,我们还带学生实地参访企业。”方胜人力山西分公司负责人介绍,“新能源、金融、健康产业是山西转型的重点领域,我们精选了多家企业供学生参观学习。”


记者了解到,我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像方胜人力这样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机构已有10余家。它们通过职业规划、技能培训、招聘对接等服务,架起大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


企业参访:


课本知识照进产业现实


8月5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的车间里,机器的嗡鸣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堂最生动鲜活的实践课。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小王正踮着脚,专注地望着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机械臂。“我学的是材料专业,以前总觉得实验室里的研究离产业应用很远,今天才算真正明白,课本里反复提及的‘掺杂技术’原来就藏在这些精密仪器的运转中。”


转场至渤海银行太原分行的会议室,员工成长图谱让山西财经大学的小赵颇感惊讶:“从基层柜员到支行行长,竟然要经历这么多能力关卡的历练?”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每季度有技能比武,每年有跨部门轮岗机会”时,她联想到自己在学生会组织大型活动的经历,恍然大悟道:“原来在校期间锻炼的策划协调能力,在这里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今年以来,我省范围内像这样聚焦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已密集举办多场。从太原的重点企业参访到大同的行业前沿论坛,从忻州的实用技能培训到运城的创业经验沙龙,各地正通过“走出去看、坐下来学、沉下去练”的多样化形式,为大学生搭建近距离了解职场的立体平台。这些举措不仅助力他们在职业道路上提前找准方向、少走弯路,更让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了家乡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机遇。


多方助力:


为青春梦想插上翅膀


“我们海归回国时,最缺的就是有人带我们‘认认路’。”太原海归读书会负责人范锐感慨道。在多场公益职业培训课上,他详细解读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鼓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办法》。当讲到“启动支持计划最高能拿50万元补贴”时,不少即将归国的学生立刻举手提问,眼中满是期待。正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就读的一位学生表示:“以前总担心回家乡没机会,现在了解到政策这么给力,毕业后肯定回来试试。”


记者了解到,我省各地都在积极落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推出了从资金扶持到场地提供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全方位为留学人员在晋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我省还横向整合教育、人社、工信、工商联等部门的政策资源与服务力量,纵向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岗位信息共享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撑起一片广阔天地。像“百城千校万企”系列行动,通过政企校多方联动盘活岗位资源,为毕业生铺就从校园到职场的“直通车道”;而“青春兴晋”“三晋新农人”等特色项目,则紧扣本土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匹配岗位、定向培育人才,让三晋学子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称心岗位,真正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与此同时,省级财政主动作为、加大投入,将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多项政策的补助标准提至上限,用真金白银减轻企业用工压力、降低毕业生就业创业门槛,把政策的“暖实力”转化为就业市场的“稳预期”,为全省就业大局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各类就业服务活动的助力下,找到了与山西发展同频共振的职业方向,让青春的梦想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本报记者 李若男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