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第五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山西选拔赛现场,来自全省29支代表队的2471名参赛选手汇聚一堂,在花艺、烘焙、互联网营销、装配钳工等46个赛项中进行专业技能大比拼,角逐“三晋技术能手”称号。
举办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技能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技能山西建设,累计投入扶持资金48亿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构建起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竞赛、信息管理”政策体系,形成了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目前,全省技能劳动者超过57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76万人。
展示工匠风采 角逐“三晋技术能手”称号
使用普通台钻,在直径2毫米的铅笔芯上钻出直径0.2毫米、几乎只能穿过一根头发丝的小孔;手持飞速旋转的电钻,在气球上给A4纸打孔,气球完好不漏气……在大赛交流展示区,来自各个行业的技术能手现场炫技,生动诠释了绝活背后的“工匠精神”。
据了解,在设置赛项引领方面,本届大赛聚焦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成链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重点任务,对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项目,确定了46个赛项,其中新增云计算、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互联网营销、工业4.0、商品展示技术7个赛项。
“希望通过省赛的组织和引领,实现高、新、尖领域技能的普遍提升,力争缩短和先进省份的差距,实现国赛成绩突破。”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职业技能竞赛是对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的检验,更为技能人才相互切磋搭建起交流平台。我省充分发挥技能竞赛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从2019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全省大赛,不仅有力推动了“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更开省级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先河,为全国职业技能建设提供了山西经验和智慧,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
此外,大赛个人奖前3名选手将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并按名次及项目不同分别给予0.5万元到5万元奖励,职业技能等级依相应规定给予晋升。
聚焦新质生产力 竞赛项目内容与时俱进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4.0、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云计算、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第五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众多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赛项吸引了很多人关注。这些赛项的设置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展现了我省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高度重视。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赛场,头戴安全帽的选手紧张忙碌着。他们两人一组,围着一只黄色的钢铁“手臂”进行调试。机器人像一只手臂,模拟人的行为,完成指定动作。
“这个项目是参照第46届世赛设置的,过程是用机器人完成一个键盘的操作。”该项目裁判长介绍。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是双人赛,对接我省十大产业链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制定整个任务的作业流程。
该项目将工业机器人和外围设备,通过机械、电气、气动、网络和控制器集成(组装)为一个能够完成具体应用场景工作任务的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展示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优势的竞赛项目。“项目紧跟我省转型发展需求,对选手的跨学科要求很高,既涉及机械结构、信息传输、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也涉及控制、编程的能力。”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赛项名称里带“机器人”的还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双人)项目。两名选手合作,一名手拿试教器,操作机器人进行一个个点位数据的采集,即告诉机器人要运行到哪个地方;另一名则坐在电脑前编程,为机器人发布指令。
该负责人表示:“从比赛的角度看,这两个项目一个参照世赛项目,一个是国赛精品项目。从实际应用来看,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更接地气,更接近一线机器人操作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更接近生产实际。”
人人持证 技能报国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办赛难度很大,但其宣传效应、选手的体验感和对观众的冲击力是不同于由学校和企业举办的比赛,这对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意义深远,能让家长和学生切实感受到“行行出状元”,能让选手深切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论述的内涵。
近年来,省人社厅根据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要求,围绕全省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人人持证、技能山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技能山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社会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及各种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的风气已经形成。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经是第五届全省大赛了,我省举办这样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来说还是走在前列的。今年的大赛不仅是对培训成果的检验,更为技能人才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相互切磋,也为即将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拔好苗子。这将充分发挥竞赛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引领带动广大劳动者学技能、稳就业、促增收,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助推建设‘技能山西’,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本报记者王佳丽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