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废”气循环利用 “碳”寻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1 08:42 浏览量:3

“我们利用多孔介质燃烧器,将低浓度瓦斯安全、稳定燃烧后,转化为供热取暖的新能源,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山西兰科煤层气利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运营部负责人赵璟坤介绍说。


2023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山西兰花集团提前布局,成立山西兰科煤层气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研发低浓度瓦斯多孔介质燃烧制热一体化技术,寻找煤矿瓦斯利用的“减碳良方”。


“兰花集团目前有6座高瓦斯矿井,每年瓦斯抽采量约9500万立方米,其中高浓度瓦斯已基本利用,低浓度瓦斯长期处于排空现状。每年低浓度瓦斯排放量约占总抽采量的50%,约5000万立方米。”山西兰科煤层气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刚说。


2024年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明确自2025年4月1日起,高浓度瓦斯及浓度高于或等于8%且抽采纯量为10立方米/分钟的低浓度瓦斯禁止排放。


“我们研发利用的瓦斯浓度为7%—9%,属于政策的禁排范畴。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将低浓度瓦斯变‘废’为宝,符合政策要求,解决了禁排难题,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更大的主动。”张旭刚介绍,2023年6月,兰花集团决定在晋城伯方煤矿开展试点,并于2024年10月成功点火试运行。


日前,记者在伯方煤矿看到,“银龙”般的管道盘山而上。煤矿抽采的低浓度瓦斯正源源不断通过管道输送到4.2MW燃烧供热装置内。


“7%—9%的瓦斯处于爆炸极限区间。我们通过一系列有阻爆抑爆卸爆功能的安全装置,将瓦斯安全输送到4.2MW燃烧装置,再利用多孔介质燃烧器,实现低浓度瓦斯的稳定、安全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加热热水,再输送至矿区,实现矿区取暖供热循环利用。”伯方煤矿总工程师刘随方介绍,伯方煤矿4.2MW燃烧装置的成功运行,填补了国内低浓度瓦斯4.2MW规模直燃技术应用的空白,目前瓦斯燃烧利用热效率在90%以上,瓦斯摧毁率达99%。


在低浓度瓦斯多孔介质燃烧制热一体化技术的加持下,瓦斯取代原有的燃气锅炉和电热风机,摇身一变成为造福矿山的新热源,在矿工洗浴、矿区供暖、井筒保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伯方煤矿以往采用传统的燃气锅炉和电热装置进行供热,每年供热需要500万元天然气费用和300万元电费。新技术应用后,替代了原有的供热装置,每年可节约800万元供热消耗的能源成本。”刘随方算着经济账。


低浓度瓦斯多孔介质燃烧制热一体化技术的落地,让伯方煤矿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绿色生机。2024年10月试运行以来,伯方煤矿利用低浓度瓦斯2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了二氧化碳3万吨。同时瓦斯高效抽采,降低了井下瓦斯浓度,减少了井下作业瓦斯爆炸的安全隐患。


刘随方告诉记者:“低浓度瓦斯多孔介质燃烧制热一体化技术的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环保效益相统一。目前伯方煤矿已经形成了以利用促抽采、以抽采保安全的瓦斯抽采利用一体化模式,每年瓦斯排放量约600万立方米。接下来,公司将在伯方煤矿新建2×1000kw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并在供热的基础上,再引入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努力将低浓度瓦斯‘应用尽用’,助力山西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上图:工作人员对低浓度瓦斯多孔介质燃烧制热设备进行维护。本报记者 崔振海 摄


本报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 裴囡囡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