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月3日讯(实习记者 韩潇)2023年12月28日,太原市印发了《太原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从太原市科技局了解到,根据《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太原市科技局通过三项举措,用科技支撑太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围绕水系统韧性不足、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转型进程较缓等问题,太原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着力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碳基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智慧电网、新型储能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太原加大绿色低碳企业自主创新力度,攻克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主体有活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链条有衔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效率有提升。
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和合作交流,太原聚焦双碳重大需求,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正式投入运营服务的“晋创谷·太原”,有来自山西煤化所、山西大学等5所高校院所68个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太原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谋划推进平台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探索“晋创谷”太原模式,为山西省“晋创谷”建设蹚路子、作示范,更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太原实践。鼓励太原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实验室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集中力量突破转型发展瓶颈,实现科技创新升级。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太原市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科技资源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双碳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打造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