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12月6日讯(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牛晓婉)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连日来,长治市上党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热潮。该区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秉承“高质量转型是全区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的理念,聚焦“六新”产业,上下齐心铆足干劲、积势蓄能誓攀新高,力争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深化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党经验”。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强化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创新投入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并逐年增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振东集团、日盛达等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推动锦东、鑫凯越等“双创”基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主战场作用,依托长治医学院优势学科积累,通过联合组建研发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争取打造市级示范创新联盟。
培强“六新”,打造形成一条可延伸、可拓展的“特色产业链”。加快建设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推动市政设施、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推广充填法开采先进技术;积极推动产业能力提升,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全区转型发展支柱产业;加快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力争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培育智慧物流新业态,探索“文化 ”“农业 ”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打造上党特色旅游品牌。
创新机制,主攻形成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本土企业。采取“开发区 管理运营团队”模式,提高开发区运营效率;探索建立一级财政试点,61项区级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到位,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围绕产业狠抓项目,把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作为主攻产业,持续推动“三个一批”活动。强化招商主体责任,提高项目落地能力,对引进项目牢牢抓住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