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军民路的小桔充电站都挤满了前来充电的网约车和出租车,车主们交谈最多的话题就是“来这里充电真是省钱”。
小桔军民路充电站是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的聚合商户,依托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的精准引导,取得了充电设施利用率和商户效益的双提升,成为国网山西电力公司创新虚拟电厂市场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
虚拟电厂是把分散、可调节的电源和负荷集合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我省不断探索,率先于2018年12月27日在全国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并于2023年12月22日在全国首个转入正式运行。在此基础上,省能源局主导、国网山西电力牵头、相关各方共同参与,进一步研究构建“以市场为驱动、电价信号为引导、需求侧资源为主力军”的虚拟电厂建设工作,并且于2023年底先行开市,再次跑在了全国前列。
2022年6月,国网山西电力积极配合省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并下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山西虚拟电厂建设拉开帷幕。《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类型、入市流程、技术规范等规则,要求“源网荷储”全链条各方加紧完善相关工作,为即将到来的虚拟电厂入市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虚拟电厂市场化建设运营最重要的一环,国网山西电力坚持稳扎稳打、稳步推进,认真组织调控、交易、营销、电科院、电动汽车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工作内容进行再细化、再梳理、再分解、再落实,全力保证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经过一年多的扎实工作,国网山西电力进一步明确虚拟电厂建设入市的七步流程,同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成虚拟电厂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虚拟电厂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特别是针对虚拟电厂与聚合资源分时结算套餐无法量化用户参与调节的红利情况,以及“固定价格+红利分享”结算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分时价格引导作用的问题,促请省能源局将虚拟电厂与聚合用户的结算模式优化为“分时价格+红利分享”,从而使虚拟电厂聚合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更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
此外,为验证虚拟电厂申报调节能力与实际的一致性,国网山西电力组织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完整的虚拟电厂建设方案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确保注册入市的虚拟电厂能够有效支撑电网平衡调节。
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在总结“新能源+电动汽车”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开展充电负荷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研究,不断丰富交易品种,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交易品类全覆盖,促进电动汽车负荷调控深度融合。
2023年8月1日,国内第一座虚拟电厂——山西风行测控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正式投运,这也是全国第一家“新能源+工业负荷类”虚拟电厂。为了确保后续虚拟电厂高效运营,国网山西电力密切跟踪,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山西风行测控有限公司虚拟电厂调节响应合格率低等问题,赢得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截至今年10月底,国网山西电力共配合省能源局完成27座“负荷类”虚拟电厂建设方案评审、14座虚拟电厂公示、6座虚拟电厂能力测试,推动5座虚拟电厂投入运行,累计聚合用户107户、聚合容量82.18万千瓦。
据悉,目前投运的5座虚拟电厂主要集中在每日中午低谷和傍晚高峰时段参与交易,通过赚取峰谷电价差实现增收和节支。从2023年9月1日至今,交易频次为15分钟/次,累计交易电量3.36亿千瓦时,结算金额8369.66万元,虚拟电厂获得红利284.54万元,其中向用户分享40.55万元。
太原狮头水泥有限公司是山西风行测控有限公司虚拟电厂的聚合用户。该公司以报量报价方式向交易中心申报出力曲线,深度参与负荷调节,通过采用在低价用电时段启动两台水泥磨增加产能、在高价用电时段停运一台水泥磨降低产能的方法,达到保证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自2023年9月参与以来累计获得10万元红利。
小桔军民路充电站自从参与到国网山西电动汽车公司虚拟电厂以来,全站日均充电车辆增加到200多辆,设备功率利用率提高到1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我省通过建设虚拟电厂,将数量多、分布广、单体规模小的需求侧资源“化零为整”,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在电力供需平衡调节中实现了高效率、规模化快速响应,提升了电力系统安全裕度,促进了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丰富了电力安全保供手段,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商业机遇,为能源技术和业态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冉涌 赵亚男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