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芮城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母亲河,开辟新赛道。
黄河明珠,秀美芮城。芮城位于黄河中游掉头向东大拐弯处,拥有81.58公里的黄河岸线。境内北依中条、南临黄河,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近年来,芮城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不断深化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认识,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建设“重要实验区”、运城市委市政府创建“示范区”的重大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支撑、制度为保障,全力创建黄河流域(芮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芮城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该县聚焦“五条绿色走廊”建设,坚持山河联动、两带融合,让绿色成为古魏大地最亮丽的底色;全县林草覆盖率达41.4%。抓好县内14条河道流域治理,修建淤地坝52座,全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75%; 突出抓好水污染综合治理,坚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黄河。2022年该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该县继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后,又获得的一项国家级殊荣,为这座“两山理论”的领先之城注入了新的内涵。
坚持治理为要,保障沿黄岸线岁岁安澜。该县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行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畜禽养殖规范、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等行动,极大改善了河湖面貌;接续实施沿黄治理工程,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以水而定,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该县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坚持“双管齐下”,既严格执行地表水取水计划,又严控地下水开采,启动五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健全工业污水收集管网,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提升饮水安全和节水质效,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该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方面,坚决守稳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1.8万亩,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另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六新”突破,培育生命健康、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临空经济、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六大百亿产业集群;造就了“中联落地、大唐重生、亚宝整合、大禹上市、西建转型、宏光脱困、证道投产、国臣发力”等十大喜人现象。
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制定保护规划,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文明守望”项目,做好本体修复,加强周边环境整治,编创《永乐宫纪事》舞台剧,实施文化创意园项目,持续加大对永乐宫、圣天湖、大禹渡、印象风陵等重点景区的提档升级,守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热爱芮城,共谋发展。下一步,芮城县将按照“七个坚定不移”的安排部署,锚定“1544”工作矩阵,开辟赛道,奋勇争先,以“生态环境提升年”为载体,坚决打好“复绿、治乱、兴业、惠民”组合拳,在创建黄河流域(芮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描绘“黄河明珠·秀美芮城”新画卷的光荣历程中书写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