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共话产业发展之计 共探创新突破之路

发布时间:2023-08-24 11:07 浏览量:1

编者按 

 

数字经济正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省全面立体化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全力打造新一代经济基础设施标杆省份。全省上下正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牵引项目建设,聚多方之力打造一流数字生态。


在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开幕式和主论坛上,多位数字经济行业专家和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作主旨发言,共话产业发展之路,共谋未来产业新篇。本报特摘选部分嘉宾发言观点,以飨读者。


坚持专精特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宏任


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多、活力最足的企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推动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打造具有持续力和创新力的中小企业群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日益成为发展趋势,众多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都具备了以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的愿望,并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专精特新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


坚持专精特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专精特新引领产业数字化变革趋势,鼓励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与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模式,使成果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构建良好流通企业生态,推动各主体形成协同创新格局,进而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坚持专精特新示范引领中小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一要把握数字化转型要求,系统谋划,稳步推进;二要把握数字化转型关键,整体推动,共同发力;三要全链条齐进,优化生态,发挥规模效益;四是政府部门要明确政策导向,市场主体要共同发力。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深化省、企、校合作和科技人才的支撑保障。中国企业联合会愿意参与其中,把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工作做得更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为山西经济的转型腾飞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赵春江


数字经济的主要构成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数字产业化原来占比比较高,现在20%都达不到,所以现阶段的发展重点还是产业数字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比如能源是山西的重要产业,山西就要发展能源产业的数字化。


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有几个重点:一是以5G通讯、算力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二是互联网+物联网将得到空前重视;三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都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目前,山西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数字化产业发展加快。根据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1年的报告,我们看到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7位,说明总体发展较好。


在山西,实体经济的发展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能源产业、农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未来,数字化治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方面,需要现在就着手建设。


在我看来,目前山西的短板是数字基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突破关键的技术。另一个短板是数据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缺少数字化领军企业。不过,我们看到很多头部企业,如华为等公司,已进入山西,正通过构建数字生态和应用场景,助力山西数字经济发展。我建议山西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和培育,提升数字化应用的能力,突出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为数字化应用创造良好软环境。


  

全球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态势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刘权


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全球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态势:第一,全球的数字产业战略布局静态升级;第二,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高速度发展;第三,数字企业加速布局产业发展新兴赛道。


由此我认为,目前全球数字产业市场需求正在持续扩展深化,数字产业治理碎片化加剧隐性竞争,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处于关键的地位。这也从一定程度提高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门槛。


从国内看,数字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已取得了明显成绩。其关键就在于,核心数字技术加快突破,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区块链方面取得了突破。我最近统计了一下,80%的区块链金融设施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很多关键技术正在不断创新迭代,产业主体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这一点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都能体现出来。


再看数字化产业在各省市布局。一方面,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高度重视布局数字化产业,中心城市外溢带动经济加速提升;另一方面,部分省市主导数字化产业方向。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在主攻数字化产业,借此打造全球数字产业聚集地。


我发现山西省数字经济领域和数据要素方面出台的政策是比较多的,有这些政策的支持,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再到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我相信山西在数字化发展方面一定会取得新突破。


  

持续深耕,推动山西成为算力高地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历军


我国算力产业历经蓬勃发展已取得跨越式的突破,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计算求解模式快速变化,数学模型驱动、数据驱动、人工智能驱动模式让算力需求愈趋复杂化。


同时,自主应用软件发展相对不足、算力设施分布不均衡、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日益凸显。通过网络连接各类算力基础设施资源,并建立以应用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型算力服务平台,以此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高算力应用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算力产业破局发展的重心。


山西有丰富的算力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中至关重要。曙光将在山西持续深耕,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增强山西本土的算力服务能力,推动山西成为算力高地,助力山西省数字经济持续增长。


创新竞争的三大机遇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云副总裁、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 李树翀


我认为,创新竞争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理论上讲,在技术重构过程中,自主产业体系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二,我国创新竞争的软实力很强,这就是为什么ChatGPT出现不到半年,国内就出现了100多个类似的大模型的原因。


第三,我国有巨大的AI应用市场潜力,由云定义的全新数字技术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此方面我国也形成了全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路径,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有了云以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单一产品性能和能力的不足。


总而言之,我觉得AI时代是真的来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作为?站在中国电子集团的角度,为这个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可信、可靠、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数实融合的三个关键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仲恺


我认为数实融合有三个关键:


第一,数实融合最重要的是场景。有需求才能有数实融合。越来越多的“数实融合”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我们有什么样的数据?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哪些创新举措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我们建立什么规则?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字经济市场,要让参与者在中间有收益、有回报。


第二,数实融合要以技术、业务、数据融合为核心。要做到数实融合,就要做到电商、政务、交通的大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和技术让业务融合起来,收获协同效益。


第三,数实融合要以开放创新的生态为支撑。数字经济从产品到技术,都需要多家参与、共享共建,各级政府、科研基地、高校、企业其实都是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方。把规则制定好,把市场完善好,从场景牵引到需求落地,数字经济才能实现闭环。


 

遥感卫星的应用场景 


 

■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宇翔


现在国内航天产业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好。这其中,空间遥感信息作为国家信息资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卫星互联网产业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大家都比较熟悉,我想说的是遥感卫星。遥感卫星就是给地球拍照的。现在,遥感卫星数量越来越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遥感卫星的应用非常普遍,如自然资源管理、检测应急管理、农业、水利、住建、银行等都有各种各样的遥感卫星应用场景。在城市管理方面,遥感卫星还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检测和治理,包括水环境检测、PM2.5检测、固废检测、温室气体检测等。同时,还能检测和预警各类自然灾害,包括精细天气预报、城市内涝情况、环境污染等。此外,还能检测数字乡村环境,包括土地资源检测、环境检测、流域综合治理等。


 

数字引领能源转型 和双碳革命 


 

■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山西省数字经济战略咨询委委员 孙宏斌


能源互联网正在以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巨大蓝海市场前景迎来加速起势的“风口期”,成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支点。山西作为能源大省,能源绿色转型和双碳任务非常艰巨。


能源互联网是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相互融合的产物,通过实现能量流、信息流、碳排流和价值流的“四流合一”,推动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等全环节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是支撑我国能源革命的变革性技术之一。


能源互联网的使命是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生态,打破能源共享生态中的各种壁垒,从而促进能源系统更好地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能源共享生态中的各种壁垒,不但有技术壁垒,还有商业和市场壁垒,更有体制机制壁垒。每打破一重壁垒,就会打开一扇“窗户”,明确新技术方向,进而发现新价值,释放新的生产力、创新力。这是一次先进生产力突破束缚它的生产关系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能源互联网要做成,还需多家共建共赢。


  

为山西培养更多的 数字化转型人才 


 

■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 彭松


我认为数字经济要想跑起来,就要加快智能化建设。


今年上半年,华为与煤炭行业共同探索开发出矿山大模型,开创了能源行业AI大模型的先河。相较以往的开发模式,矿山大模型的识别精准度提高了20%,训练操作人员的时间从过去6个月大幅缩短到了现在的1个月。


山西省是第一个将大模型写到煤矿智能化标准里的省份。华为的煤矿军团基于大模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把全球总部落户在太原。我们希望以此立足山西,打造煤炭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标准。


在山西,为山西。华为将积极支持山西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全面加速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可控的繁荣生态,这里面包括两个生态,一个是商业生态,一个是技术生态。技术生态着眼于人才培养,我们希望通过学练训赛机制和路径,培养100万名基于华为AI生成的开发者。同时希望能够携手山西成立数字经济专班,建设ICD产业学院,为山西培养更多的数字化转型人才。



通用人工智能助力 山西数字经济发展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吴晓如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人工智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计算和存储,第二个层次是感知智能,第三个层次是机器要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甚至还会思考。


在过去几年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我们的星火大模型各项指标都走在行业前列,但与ChatGPT相比,在关键指标上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和国内做算力的同行一起完善提升。山西高度重视数字化产业,我想在大模型持续应用价值的呈现上,科大讯飞和山西的同行可以做更多的对接和合作。


科大讯飞的许多应用都已在山西落地,例如医保控费已经在吕梁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在山大附中有非常好的应用。所以我希望,科大讯飞要抓住山西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机遇,与山西的数字化同行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经济的融合。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蕾、王佳丽整理提供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