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绛县大交镇弹好基层治理“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2-06-13 14:46 浏览量:2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以来,绛县大交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破解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弹好基层治理“协奏曲”,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拉开基层治理“序幕曲”

层层动员部署,镇村两级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拉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能力培训,开设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共计137人围绕基层治理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建立任务清单,建立大交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任务清单37项、举措114条,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明确目标任务。深入查摆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群众提、自己找等形式,充分听取各领域、各层级意见,建立问题清单818条,对查找出的问题,主动认账担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健全体制机制,奏响基层治理“主旋律”

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大网格+小网格+微网格”网格化治理,以300户或1000人为一个网格区划,合理划分20个大网格,91个小网格,274个微网格,由各村居民组长、两会一队担任网格辅助员,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形成“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强化制度建设,落实“三务”公开制度,有效推进村级事务管理;制定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增强党员干部规矩意识和党性意识;落实乡镇包联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到所包联户进行走访,密切党群关系;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值班代班制度,解决群众上门办事难以及上门找不到人等问题。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清单21项以及“三项制度”,设立专职执法队伍5人,配备执法用车一辆。积极开展“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带领乡镇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教学,提升乡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聚焦群众关切,唱出乡村基层治理“最强音”

凝聚合力办实事。一是开展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为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动用铲车69台次,清运垃圾辆212辆次,清理垃圾3000余吨,投入人工500余人次,拆除乱搭乱建40余处,粉刷墙面2200余平米,让全镇容貌得到极大改善,获得了群众广泛认可和肯定。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在疫情严重期间,该镇草莓、樱桃产业严重遭到销售难问题,大交镇党委政府在织密战“役”同时,要求全镇干部以朋友圈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动员同城区域的亲戚朋友进行采购,并充分借助“抖音”直播形式,党委书记、镇长、包村干部齐上阵,助推草莓销售,在半个多月快递不畅通的情况下,通过直播间直接和间接销售草莓3000余公斤、樱桃5000余公斤。三是壮大提质集体经济。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五年行动方案,通过开展支部领办、村企结对、村村抱团、资源盘活等方式“一村一策”确定集体经济发展。精准研判确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2个,即续鲁峪村养殖基地建设以及东杨村温室蔬菜大棚建设。

克难攻坚解难题。一是改扩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针对该镇张村、续鲁村党群服务中心狭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2022年拟提档升级张村、续鲁村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化解信访矛盾,常态化落实摸排、包案、调处、回访等举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起,其中邻里纠纷6起、婚姻问题1起,人身损害1起、经济纠纷2起、村务管理1起、资源归属1起。三是扎实开展“清化收”。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935份,其中不规范的合同408份;化解债务26.45万元;清理新增资源面积15.57亩,其中承包户全部消亡收回土地8.37亩,四荒地7.2亩。四是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制定了风险隐患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每周开展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排查化解风险隐患5件,其中矛盾纠纷类1件、安全隐患类3件、自然灾害类1件。(程小龙)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