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汾8月13日讯(记者 张文华)8月10日,古县三合镇智慧渔业产业园举行鱼苗投放仪式,标志着该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启动仪式上,古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渔立方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双方代表签署运营合作协议。
古县渔立方·数智共富渔仓创新采用“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聚焦高端淡水鱼品种——鳜鱼的养殖,并深度融合当地文化,提炼“富贵有余”文化符号,打造“古县牡丹鳜”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一朵花+一条鱼”的跨界融合新名片。
园区整套系统构建了“养殖—过滤—回流”的闭环水处理系统,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达95%。尾水经多级处理后直接用于园区大棚及周边农田灌溉,实现了“尾水”变“肥水”。稳定优化的水环境有效降低了鱼群应激和病害发生率,养殖存活率稳定在90%以上。通过标准化精细管控,养殖周期被精准控制在150—180天,鳜鱼平均尾重8两以上,实现一年两季稳定出产,达到“时间可控、规格可定、收益可算”的工业化生产目标。
据悉,古县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28亩,改造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配备了8套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1套头水处理车间和1套尾水处理区域等核心设施,整个养殖车间包含了64个养殖鱼池,每个鱼池实际养殖水体约40立方米,每立方水体养殖80—100条鱼,合计每个养殖池出鱼量约1500公斤。首批成品鳜鱼预计将于12月底至次年1月初上市,可丰富春节水产品市场。该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过150万元,提供80万元劳动力务工收入,惠及当地村民百余人。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