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榆社:以全产业链思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时间:2025-04-11 09:17 浏览量:2

在山西广华源药用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操作人员正在使用复卷机剔除有瑕疵的复合膜铝箔产品。 张娟 摄 


3月27日,记者在位于榆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广华源药用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技术人员正熟练地通过电脑控制高速自动分切设备进行操作,将用于医药包装的宽幅卷材分切成需要的窄幅卷材。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生产药用铝箔、药用复合膜/袋等专业药用软包装的企业,目前已被国内120余家大中型制药企业选定为定点供应商,是榆社县医药包材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榆社县紧紧围绕“坚持不懈兴产业、促转型”目标,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战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化工、医药包材四大产业链建设,通过强链延链补链、优化园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板。


做优园区平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随着榆社阿胶产业研究院、广华源新工艺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投入运行,榆社一批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效益不断显现。


2024年以来,榆社县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运分离”改革,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电、气、路、网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技术合作平台,全力冲刺化工园区认定,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吸引力。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严格入园标准和退出机制,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全年签约、开工、投产项目总额分别达90亿元、50亿元和3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产出强度突破每亩260万元,化工园区逐步发展成为承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集聚区。


依托园区平台优势,榆社医药包装、现代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天生制药、广华源和广生医药包装等5户企业升级成为省级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上企业,广生胶囊有限公司产能达到630亿粒,同行业全国第一。榆社化工有限公司原料药项目完成试生产,基础化工与医药化工齐头并进。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东方红水性漆、万垟油墨等项目落地实施,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晋祥煤层气日产气量达到7万立方米,全县工业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向“新”逐“绿”,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榆社县加快推进榆社化工与太药集团合作年产2000吨原料药项目、广生公司高端药用空心胶囊产能扩建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广丰药用纤维素等重点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榆社特色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新能源产业“链”动未来,依托风光资源禀赋,加快布局“风光存储”全链条,重点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4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着力打造临汾市最大的产用结合绿色能源基地和绿电园区。同步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LNG液化及绿醇项目,总投资超75亿元,争创国家级煤层气基地和“绿醇产业第一县”,为能源革命提供“榆社方案”。同时,积极推动新材料与现代化工“双链”并进,引进北京万垟特种油墨、深圳清华研究院光伏银浆银粉等高端项目,建设光伏产业制造基地。榆化原料药项目在加速8个原料药量产的同时,同步推进太药集团持有的33个药品制剂生产,促进东方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年内实现量产,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高附加值转型。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推动医药包材产业迈向高端,完善“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医药包装”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动广生高端胶囊、广华源技改、广丰纤维素等项目全面发力,助推广生高端胶囊项目新增产能150亿粒、新增产值2亿元;广华源技改项目实现降本增效;广丰纤维素项目为广生高端植物胶囊提供原材料,新增产值3.6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山西广华源药用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宇鹏告诉记者:“公司年产5000吨药用复合膜、铝箔扩建项目实施以来,榆社经开区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为我们提出最优项目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对项目落地难点堵点进行分析研判、合力攻坚,帮我们解决了项目前期审批、消防验收等棘手问题。在榆社经开区的支持下,目前,一期药用铝箔车间建设面积6300平方米已完成,新购置药用铝箔生产线3条及附属配套设施,新增药用铝箔产能2000吨,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就业80人。”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去年以来,榆社县推动AI赋能政务服务,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让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诉求“一线应答”、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成为常态。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落实“综合查一次”执法机制,确保企业“安心经营”。同时,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打造2个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推动25%以上规上企业完成“智改数转”。深入推进县校协同创新行动,健全人才“引育管用”机制,创建一批市级孵化基地和中试基地,年内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项,为产业升级注入“智力引擎”。


当前,榆社县正以全产业链思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通过绿色转型、创新驱动、服务优化三大抓手,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郝光明 通讯员 程煜媛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