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大多数人还在享受“五一”假期时,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临汾市大唐热电厂充电站项目施工现场的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加快速度安装电动重卡充电设备,为项目早日投运而紧张忙碌地工作。
交通运输减排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交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电力重卡与其充电站的普及,助力我省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运输成为“新标签”
2016年,太原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电动车,让市民深切感受到电动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今,随着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电动重卡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绿色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据统计,2023年,全省新能源重卡销量位列全国第三,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
与传统燃油燃气重卡相比,虽然电动重卡在运营方面具有零排放无污染、能耗成本低、保养费用少、动力性能强等诸多优势,但由于车体和充电量较大,也存在与一般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不匹配、专用电动重卡充电站数量不足等问题。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动重卡充电需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全力推进公司自建电动重卡充电站项目落地,满足社会投资电动重卡充电站电力供应。
充电设施项目加快落地
去年,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牵头建成3座电动重卡充电站。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将在临汾、晋城、阳泉等市的主要物流通道和电厂附近,再建5座电动重卡充电站。
“这5座充电站,包括31个一机双枪重卡充电桩,9920千瓦投资容量。建成后每日可满足300多辆电动重卡前来充电。”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运维建设部专责成昌浩说。
与此同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及所属各市县供电公司超前做好电源点布局,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并对充电设施接入、增容等项目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专人对接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专业指导,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电源接入、配套变压器、线路架设等工作。引导客户用好政策、选择好充电时段,有效降低客户充电成本。
以长治市为例,截至2025年4月底,全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电动重卡总量3105辆,预计年底将达到4000辆。国网长治供电公司累计报装重卡充电站项目228个,目前已送电151项。
“今年一季度,长治市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47%。预计全年用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国网长治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丁晓明说。
重卡变“绿”带来新机遇
山西鑫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临汾市预拌砼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装载机、渣土车、牵引车、搅拌车100余辆,今年初,该企业决定将燃油车更换为电动装载机、搅拌车。提交充电站建设用电申请后,国网临汾供电公司迅速深入企业调研用电需求,创新应用“新能源负荷侧综合治理”技术,为其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全程提供最优服务。
“充电站自3月投运以来,平均每月节约燃油费用25万元,全年可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300万元。”该公司充电站项目经理郑君伟兴奋地说,“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充电站的投运还让我们公司成功跻身环保绩效引领型企业,订单量更是猛增30%。”
据有关测算结果显示,电动重卡和燃油重卡相比,电动重卡每公里电费仅需约1元,而传统柴油重卡每公里燃油成本约2.5元,长期运营每年可节省超10万元。同时,电动重卡无须更换机油等部件,保养成本比燃油车降低30%—50%。加上零排放、无污染等优点,随着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动重卡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人们看好。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并将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实施。作为国内重卡应用大省,该标准的实施将提升换电站安全性与运营效率,加速新能源重卡的普及。
山西电力营销部副主任赵嘉兴表示,绿色、低碳、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意,护航绿水青山、碧水蓝天电力人责无旁贷,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山西绿色运输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冉涌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