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吕梁:首季经济指标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5-05-22 10:08 浏览量:6

GDP、二产增加值等4项指标总量排全省第二;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三产增加值、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排名全省首位—— 


方山县张家塔村旅游旺季游人如织。 本报记者 李全明 摄 


看总量,GDP、二产增加值、规上工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项指标总量排全省第二。


论增速,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一产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二,三产增加值、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排名全省首位。


来自吕梁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多项数据足以见证,今年一季度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亮点纷呈。


新质生产力发展“热”度不减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日前,记者在柳林县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团队合作,通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了全新的石灰石清洁制备特种纳米碳酸钙及新型复合钛白粉技术,使“老石头”实现了向新材料的华丽转身。


“吕梁地区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几乎都用于生产建筑碎石、高钙灰、水泥熟料等大宗建材制品,附加值极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作用也很大。以前5公斤的高钙灰卖不到2元钱,但是制成相同产量的纳米碳酸钙相关材料,价格可达到20元以上。企业将在延伸项目上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实现整个生产过程中‘三废’零排放的同时,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同步实现废气中二氧化碳大规模矿化利用。”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江告诉记者。


在吕梁市,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点石成金”的现象并非个例。当前该市正处在加快全方位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以打造“985”重点产业链为抓手,聚焦氢能重卡、铝镁材料、碳基材料三大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探索一条煤炭变材料、结构材料变功能材料的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吕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较1—2月回升6.2个百分点,较去年底回升9.5个百分点。14类主要工业产品中,10类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


服务业发展“够劲够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统计,一季度,吕梁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2.2∶51.3∶46.5。其中,服务业占比首次达到40%以上,拉动GDP增长3.36个百分点。


今年,文旅产业已经成为吕梁市转型发展的新赛道。持续做强重点旅游景区;持续打造百里黄河文化旅游带;让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火起来……这些都被列入该市今年重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中。如今,农家游、生态游、休闲游、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等文旅业态相继出现,方山县张家塔村、临县西湾村、中阳县神圪垯村等一大批特色乡村遍地开花,喜迎八方来客。


此外,吕梁正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乘云而上、乘数而上。今年以来,该市持续深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扶持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链主企业,利用好白酒交易中心、干果商贸等平台,打造一批电商集聚区。据统计,该市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1%,位居全省第五。


促消费活动“热辣滚烫”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速


促消费活动不仅是激活市场、提振消费的关键举措,更是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促进内需增长的惠民之策。


今年3月,吕梁市2025年首季促消费活动拉开帷幕,活动覆盖汽车、零售、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市民可通过领取电子消费券享受政府补贴。其中,汽车消费券于3月1日率先发放。当月,汽车销售额就达3.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占到今年一季度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据统计,一季度,吕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7.3%,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3.9%,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吕梁市将持续发力,聚力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通过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和步行街、重点商圈改造等措施,深挖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速。


本报记者 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