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优化营商环境 稳定税源

发布时间:2022-07-01 16:24 浏览量:1

本文从文水县白酒企业的税收角度,分析文水县白酒行业发展,审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文水县白酒行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全县白酒行业现状

吕梁是中国清香型白酒主产区,文水紧邻汾阳这一汾酒的核心产区,拥有共同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

1、文水县白酒行业税收贡献

文水县截至2022年6月,税务登记的白酒制造企业正常户56户,比2018年底登记的77户减少21户,实际正常经营仅10户,设计生产能力均在1000吨/年以上。

全县白酒企业呈现两极化特点:千万级的大户税收贡献占全部白酒行业税收的70-80%,2019年占87%,2020年占72%,2021年占73%。白酒企业作为文水县传统行业,一直是纳税靠前的行业,2020年以前,白玉酒厂作为龙头企业,始终是全县白酒行业税收的压舱石。2020年后企业改制作为汾酒股份非独立单位,税收核算在总公司汾酒厂;百万级的企业不超过七户;另有年税收在百万以下5-6户,其余均为无业务或者销售散装白酒的小厂,规模小,低价竞争严重,税收几乎没有。

2、白酒行业税收收入占比

从连续三年的税收数据来看,白酒税收总量逐年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较大),但白酒企业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逐年下降,从9.8%下降到6.06%;全县总税收增速快于白酒企业的税收增速。全县经济除白酒制造增长外,还有较大的其他税收增长点,贡献了较大的税收额度,从而稀释了白酒制造的税收贡献度。

3、从税收优惠政策看白酒行业

税收优惠政策覆盖大中小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到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白酒企业纾困解难。

从2019年,财税(2019)13号文件落地,企业税收负担将有显著下降。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15万以下免征增值税,将有力带动小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11月出台的全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白酒企业在疫情和国际贸易双重压力下迎来了优惠政策,缓解了经营困难。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第14号公告,为白酒制造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企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白酒产业是文水县的传统产业,白酒行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酒都杏花乡酒业、中孚、兰花青、宗酒、汾河王等品牌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酿酒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文水县白酒企业按自身特点

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大酒厂如白玉酒厂,自身生产水平较先进,为山西杏花村义泉涌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原酒,实际作为汾酒股份的一个子公司,规模最大,实现利税最多。二类是为北京红星二锅头或北京牛栏山提供原酒,属于产销合作形式,如酒都杏花乡、宗酒、兰花青、汾河王等。三类是做品牌瓶装酒销售,远离汾酒这颗大树,另立品牌,如中孚酒业,打造“中孚清”、“绿色中孚”。四是原海华酿造有限公司,受海威涉黑影响,公司被依法查封。2021年6月,由离柳集团托管经营。

2、文水县白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文水白酒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结构异常失衡,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原酒销售为主要创收渠道。企业无法轻身上阵参与竞争,尤其是跨区域和其他浓香、酱香型白酒竞争市场,只能在夹缝中通过低附加值的原酒销售,获得较低的利润,无法形成自有品牌,从而打开高附加值的成品酒销售局面。

三、白酒行业税源发展前景的对策建议

1、夯实全县白酒税源管理基础。严格落实税收政策,规范白酒行业发票开具等行为,加强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工作,持续夯实全县白酒税源管理基础。

2、践行“十四五”规划蓝图。文水县白酒业将以文水县“十四五”规划为蓝图,以“低档白酒占领市场、中档白酒消化成本、高档白酒实现赢利”的经营策略,将产品多档化,占领多方市场。

3、加强品牌建设,发展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发挥文水白酒产量大、品质好的固有优势,以南安特色轻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建设 20 万吨全国清香型优质基酒生产基地。加强与北京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合作,建设吕梁3 万吨白酒生产线生产基地。

4、加强酒类企业诚信建设。文水县作为假酒案的发生地,20年前的假酒案,是发展过程中畸形。切肤之痛,教训深刻。切实建立诚信体系,强化守法奖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制假的违法犯罪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稳定税源,保障税收应收尽收,推进我县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文水县税务局 郭团生 韩澄宇

责编:白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