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同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税动能”。
2014年,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李安民是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创办的大同市平城区天艺昌工艺品厂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示范基地。
天艺昌工艺品厂作为一家生产、加工、销售工艺品的小微企业,近年来,在保护、传承非遗的过程中,遇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生产场地不能固定等困难。
该企业成立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平城区税务局一直关注其发展,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了解铜器制作技艺发展状况,认真梳理企业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送去政策解读及办税指南,并现场为企业解答涉税问题。在相关部门和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如今,企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
“我们剪纸的特色是染色剪纸,无论从色彩还是手法上,都和其他地区的剪纸有很大区别。”近日,大同市新荣区剪纸技艺带头人郭军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新荣区税务局创新宣传方式,用“老手艺”助力“新税宣”,邀请剪纸艺术家设计一系列与税收宣传相关的剪纸作品,如“税收连着你我他”“诚信纳税”等主题作品;在宣传栏展示与税收宣传相关的剪纸作品;将剪纸元素融入税收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作品中,以“跨界合力”丰富宣传方式,提升宣传质感。
在此基础上,当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还深入新荣区古长城畔沟剪纸艺术发展中心,开展针对性宣传辅导,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在广灵县,当地税务部门紧扣辖区内非遗相关企业发展需求,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收集整理企业个性化需求,形成企业专项辅导清册。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为企业细化讲解税费政策,持续优化税费服务形式。
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同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办税流程,为非遗产业发展提供税务支持。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益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