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作业。 张潜 摄
正午时分,阳光灿烂。在长子县慈林镇南张河村,一排排新装的屋顶光伏板闪耀着光芒,一股股新发的电力正通过新建的“汇流网”升压后集中并入10千伏电网。
这是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为解决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快、并网压力大、群众和光伏企业需求急等难题,在长子县试点推行的“集中汇流、升压并网”新模式。
日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升压并网”模式现场会在长子县南张河村召开,标志着全省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模式正式由长子试点转变为全面推广。
长治市农村地区屋顶资源丰富,随着光伏组件成本降低、光伏板容积率增大,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呈几何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该市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总计69万千瓦,其中2024年接入容量33.21万千瓦,同比增长139%,新增容量创历史新高。
然而,分布式光伏容量的迅猛增长,给供电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低压电网带来了新的并网压力。以南张河村为例,全村居民58户,供电台区容量200千伏安,若采用传统低压并网,整村最大并网容量只能达到160千瓦,仅仅相当于8户的屋顶光伏容量,距离全村接入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百姓增收,去年以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不等不靠、先试先行,提出了“集中汇流、升压并网”的新思路、新模式,即由光伏开发企业建设低压汇流网、升压变压器、并网线路及控制终端,统一将所发电力升压至10千伏后并入农村电网,同时选定在国网长子供电公司试点开展。
此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主动协调,加强与试点县光伏开发企业和相关村委会沟通,详细介绍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现状和集中汇流模式的优点,为顺利推进集中汇流模式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网长子供电公司的对接沟通得到山西和铭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众磊工程建筑公司等光伏开发单位的积极响应。
山西和铭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南张河村开工建设,先行先试,一期建设规模17户320千瓦,安装升压变压器一台400千伏安,已于1月7日顺利并网运行。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实现整村屋顶全覆盖。届时,整村光伏建设规模将达到1200千瓦。该公司项目经理魏军说:“集中汇流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从试点效果看,集中汇流模式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受台区容量限制的问题,而且扩大了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村级光伏开发由千瓦级升级为兆瓦级,同时还优化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方式,将整村光伏由多点并网转变为单点并网,便于统一管理及下一步参与市场化交易。”国网长子供电公司负责人王建军说道。
此次试点,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试点村的百姓。南张河村村委会主任王卫星开心地说:“村民与光伏开发企业签订了25年屋顶租赁合同,除去当下每户可以拿到初装费10800元外,以后每年每户还能拿到2100余元的屋顶租赁收益,相当于坐在家里就增加了一笔收入。”
为了确保这一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试点村建设过程中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进一步完善南张河村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示范项目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实现对光伏电站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刚性和柔性远程调节。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鼓励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以集中汇流方式接入电网”,这为推广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并网模式提供了依据。相信在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这一模式能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冉涌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