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临汾答卷”

发布时间:2023-06-09 09:02 浏览量:1

曲沃县史村镇吉许村永利农机合作社抢抓节令,在小麦灌浆期,使用植保无人机在合作项目区给麦田喷洒“一喷三防”混合剂,为全年小麦增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资料图片)。 

 


5月22日-23日,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省农业农村厅和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论坛(以下简称创新论坛)在临汾市举行,广泛邀请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采取实地调研、主题分享等形式,以临汾一域的实践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交流碰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新实践、新经验,共同探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未来。


探索:


蹚出市域农村


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没有可照搬照抄的现成经验,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必须勇于探索、勤于实践。


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在创新论坛上致辞时说,近年来全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品牌优势,强化党建引领,组建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村发集团),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努力蹚出市域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新路。


这一新路有四大亮点,即市域化推动理念“新”、国有化牵引注重“统”、市场化运营动能“足”、机制化共赢联结“紧”。形成这四大亮点的具体做法是:


坚持市域统筹“一盘棋”。以市村发集团为龙头,17个县(市、区)全部组建县级公司,137个乡镇和8个涉农街道、2071个行政村在原有合作社基础上规范组建联合社、合作社,在全市域形成“1+17+N”的市场主体体系,变乡村两级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互促互动,有效壮大了队伍、充实了力量、形成了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明确市村发集团市属国有企业属性,强化姓“党”为“民”意识,将市村发集团与基层组织统筹谋划、一体建设,把方向、谋全局、聚合力,让党的旗帜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市场推动强动能。强化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加快打造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技术推广、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聚合体,形成了乡乡有产业、村村有项目的发展格局。


坚持机制创新促共赢。将各方面要素有机整合,切实让资源、资产、资金“活起来”,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这些创新举措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临汾方案”、贡献了“临汾智慧”,受到了参加创新论坛的领导充分肯定。


见证:


实地感受新型农村


集体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5月22日下午,参加创新论坛的人员兵分两路,入农户、到地头、下企业、进车间,实地调研临汾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汾禾源“中央厨房”是市村发集团与山西汾禾源农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餐食制造配送项目,通过运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和车辆卫星定位体系,实现采购、加工、配送物联网全覆盖和运输闭环管理,确保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溯源。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已于2022年10月正式投产运行,每天可向市场提供营养餐10万份、净菜及半成品10万份,每年可带动市域内50万公斤马铃薯、1300万公斤面粉、3650万枚鸡蛋等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有效促进集体创收、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参加创新论坛的人员还在洪洞县甘亭镇团结村考察了集体经济共建项目“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设情况,在临汾农村集体经济环保设备生产基地了解了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生产和运营情况,在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实地察看了临汾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公司“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加深了对“党建引领+市场推动”四级联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的认识。


这些项目只是临汾市组建市村发集团、实现四级联动以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去年以来,临汾市聚焦产业发展,在市、县、乡、村启动实施各类项目2393个,建设各类产业基地415个,为集体经济发展赋了能蓄了力。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位村党组织负责人在参加实地调研后感慨地说:“通过现场调研和聆听专家讲座,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党建引领+市场推动’四级联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有了更为全面、立体、深度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


支撑这种信心的,还有一组亮眼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45.27%;经营性收入达到5.43亿元,同比增长107.87%;207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30万元以上村达到44%,同比增长20%。


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创新与路径探索,是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的结果。


在此次创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团队发布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临汾实践与探索》的调研成果,成为此次创新论坛的重头戏之一。


在这份科学严谨、分析客观的报告中,孙中华团队认为,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创新性在于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党建引领的统筹带动机制;完善机构设置,构建“四级联动”的协调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建设,打造集体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构建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机制;注重农民参与,构建农民增收的利益平衡机制;强调因地制宜,构建集体经济的灵活施策机制;突出制度规范,构建集体资产监管的长效机制。主要成效则体现在形成了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格局,激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厘清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发展路径,提升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夯实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基础,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5月23日上午举办的创新论坛上,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在专题报告中详细论述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路径和前景,对临汾市“党建引领+市场推动”四级联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路径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为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在创新论坛主题分享环节,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宾以《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与思考》为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鸣以《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为题,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祥智以《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机制》为题,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肖鹏以《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为题,相继进行了分享交流。


通过创新论坛上的观点交流碰撞和实地调研,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临汾市走出了一条市域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新路径,为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做出了示范,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本报记者 张文华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