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红薯小镇”的红火生活

发布时间:2023-11-03 16:27 浏览量:1

9月27日,以“实施甘薯有机旱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高平现场观摩会召开。图为观摩会现场(资料图片)。 

 

10月24日,记者在高平市石末乡北凹村红薯基地看到,挖薯机顺着地垄开过,一个个饱满圆大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捡薯、择薯、装箱,一派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


正在忙碌的村民韩香娥告诉记者:“霜杀百草,下霜使红薯藤蔓枯萎,淀粉更多地转化为糖分,这时候刨挖的红薯软糯香甜。”


据了解,石末乡位于高平市东南部,辖12个行政村,全乡4176户、11428口人,总耕地面积32949亩,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由来已久。近年来,该乡立足富硒土壤优势,以“红薯小镇”为目标,以有机红薯试验基地为核心,政府引领、科技示范、农户参与,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事体验+物联技术”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薯5000余亩。


石末乡乡长朱琳介绍说:“石末乡是纯农业乡镇,周边无工矿企业,海拔高、无霜期长、土壤富硒,红薯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红薯产业,石末有众多比较优势。”


北凹村是高平市红薯种植首批会员制试点。村里成立了北凹红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们按照“五统一”模式(统一组织方式、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收购)发展红薯产业,打造“北凹红”红薯品牌。


“我家有13亩耕地,一半种植谷子,一半种植红薯,每亩收入4300元至4500元,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自村里组建合作社、引进龙头公司以来,一年四季都有工作可做,在家门口打工既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庭。”韩香娥介绍说。


韩香娥提到的龙头公司是北凹村引进的山西春耕秋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在村里推广种植脱毒薯苗“神农一号”和标准化种植技术,采用“课堂讲解+实地操作”模式,从红薯的种植、施肥、控旺、收获等各环节对薯农进行全流程技术指导。为便于红薯长久入窖储存,扩大红薯储存量,该公司还修建了占地20亩的智能红薯窖,共有64个支洞,可存储红薯200万公斤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到,红砖砌成的智能红薯窖前,顺着斜坡向下,64个长20米、高3米的支洞按照专业标准建成,洞内有自然通风孔、风机和喷水装置,可实现温度、湿度的智能化控制。支洞口标注牌上,清晰标注了红薯入洞时间、地块、品种及数量,便于溯源。


“为保证红薯品质,我们会适时给红薯窖放风、降温和排湿,促使红薯的淀粉、水分更多地转化为糖分,以确保红薯口感上乘。”春耕秋实公司北凹村负责人张泽介绍说,“今年我们在北凹村试种了‘神农一号’‘西瓜红’两个品种,产量和品相都不错。”


朱琳表示:“石末乡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叫响‘红薯小镇’。目前,石末乡注册的‘紫峰红’红薯品牌已取得‘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正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后可有效提升红薯产业的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崔振海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