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千万工程看山西 | 太原篇(之四) —— 尖草坪区 中下温村

发布时间:2025-07-31 10:42 浏览量:5


中下温村位于尖草坪区向阳古镇西南,全村总面积1100亩,常住人口2200人,其中农业人口510人。2017年,该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25年被列为太原市拟建设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2022年获评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2023年获评山西省卫生村。


中下温村创新发展理念,以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为突破口,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太原近郊特色文化产业小镇。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科技农业、挖掘非遗潜能、升级农旅业态等举措,为乡村构建多元化产业支撑,持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针对闲置宅基地资源,中下温村党支部主动作为:摸底闲置院落,召开村民议事会凝聚共识,协调农户与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委托专业团队设计改造方案。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共建共创,将9处闲置院落打造成特色农家乐集群,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集体增实力”的共同富裕路径。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中下温村瞄准高效设施农业,高标准打造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主题采摘、休闲体验为特色,打造绿色生态园,采用智能日光温室和汾河水灌溉技术,使园区实现四季有果可摘。目前,园内种植樱桃树6000余株,年接待采摘观光、科普教育游客超2万人次。



创新打造“非遗+旅游”模式,依托20多位西华门舞狮学徒(省级非遗项目传承群体)等资源,中下温村定期开展击鼓教学、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观打卡,展示山西民俗文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为村集体创造稳定经济效益。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整合耕地,优化城乡发展,将村庙前的40余亩耕地打造成美丽稻田公园,年产稻谷1万余公斤,免费给村民发放福利;盘活120余亩农业产业园,构建起丛林穿越、果蔬采摘、手工制作及高校研学等多元化经营体系。




中下温村创新开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村集体集中流转100多亩土地打造种植集群,投资发展高粱种植,酿造纯粮清香型白酒。通过定制化产销模式,该村显著提升土地收益,实现产销精准衔接。中下温文化产业小镇项目自运营以来,整合分散资源,带动周边1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本版文图均由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媛采写、拍摄

视频制作:范志豪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