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吕梁:真招实策激活民企“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4-29 09:10 浏览量:2

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厂区一角。本报记者 李全明 摄 


4月17日,“政金合力、企向未来”吕梁2025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超市首场活动举行。据悉,此次推出的金融服务超市属全省首创,这一创新举措一经推出,便在吕梁市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微信朋友圈刷屏,成为热议焦点。


4月18日,吕梁市召开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座谈会,8位企业家代表说现状、谈问题、提需求,结合各自企业情况畅所欲言。该市主要领导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呵护”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近期,吕梁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审议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更多机会,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


该市以“呵护”民企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依托“985”重点产业链布局,立足本地实际,深挖潜力,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地区发展汇聚起澎湃动能,塑造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4月10日召开的晋企通·2025年“政银担企”吕梁市民营企业融资座谈会成果丰硕。吕梁市融资担保公司和山西融资再担保集团的协同合作,成功促成了山西一禾铝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的1000万元战略融资。此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迫切需要的资金,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有效融资的典范。该公司总经理赵建国说:“民营企业融资座谈会如同一场‘及时雨’,对于发展中的民企来说,1000万元的战略融资非常宝贵。”


吕梁市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继续推行“集中办公、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绿色通行”模式,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尽量减少审批程序和环节,最大限度缩短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时间,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尽快把意向贷款兑现为“真金白银”。


民营企业是吕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强引擎”、民生改善的“压舱石”。“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50%的GDP和固投、60%的税收、70%的科技成果转化、80%的就业、98%的市场主体,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吕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说道。


吕梁现有8.2万户民营企业,民营经济领跑全省。目前,该市共有15户企业入围山西民营企业100强。


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是一家涉煤焦化工、铝镁新材料等多行业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集团与天津大学合作的荒煤气高温余热急冷回收项目,首创“石油化工急冷技术+煤化工场景”融合模式,为煤焦化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路径。“当前,我们面临融资难题,难以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该集团总裁穆映州坦言。


同样面临融资难题的还有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小杂粮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挖掘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农业企业抵押物少,贷款成本高,制约技术升级。”该公司董事长贾景敦说。


对此,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明确表示:“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关键是要积极运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推进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聚焦行业趋势和技术突破,改造升级技术装备,推动产品结构、产品体系优化升级,迈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要围绕优势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拓展精深加工,丰富品种品类,拓展上下游领域市场,引进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壤肥沃,企业才能茁壮成长。吕梁正书写民企好故事、树立民企好典型,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软环境”,为民企创造新空间、提供新平台、打造新路径,必将激活吕梁民企“一池春水”,力捧民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唱主角”。


本报记者 李全明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