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周大妈近日在市三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家属告诉记者:“原先预约了去年12月下旬做手术,医生考虑到手术属于择期手术,和我们充分沟通后决定延期手术。手术很成功,我们终于松了口气!”记者了解到,当前,大同市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危重症救治陆续“过峰”,就诊患者与春节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择期手术量呈爆发式回升,正常就医秩序正在逐渐恢复。
2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三医院急诊科,大厅里医护人员正在对120急救车送来的病人进行预检登记,候诊区域有20多人等候,现场秩序井然。急诊科主任董晓风告诉记者,这几日,急诊患者每天约有200人次,比疫情高峰期时减少了一半,已基本回到平常水平,但就诊患者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疫情高峰期多数为新冠感染患者,现在则以基础性疾病患者居多。
市三医院医务科科长高雪娟介绍说,随着感染高峰过去,门急诊情况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发热门诊变化最大,从去年12月中下旬每日接诊约200人次,降到1月份的50人次,目前每天就诊人数仅为5-6人次。此前积压的门诊需求逐步释放,心内科、产科、消化内科、眼科、骨科等患者就诊人数一路攀升。为此,该院开足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专病门诊,日均门诊量达到3500余人次,远超疫情前的3000人次。
据了解,目前,住院探视全面放开,找护工也方便了,这些都使得春节后各大医院住院量、手术量猛增,尤其是择期手术量呈现爆发式回升。高雪娟告诉记者,市三医院住院患者呈现疫情后的爆满,日均收治住院患者146人次,最高时达188人次。手术室手术日均46台,最高达67台,择期手术占到全部手术的73%,其中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日均8-10台,比疫情前增加了一倍。同时产科也呈现出高峰,日均接收转诊的危重孕产妇30例,疑难重症患者收治比例高达60%。
随后,记者来到市五医院呼吸科门诊,与前段时间相比,就诊人数明显减少,候诊时间也大大缩短。临近中午,候诊患者寥寥无几。“上次来的时候是去年12月下旬,到处都是人,今天人少多了。”前来复诊的一位患者说。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程瑾说,与春节前相比,就诊患者结构发生了变化,新冠感染者减少,更多的是慢阻肺、哮喘、肺癌等患者。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随着感染高峰过去,普通门诊业务正在恢复。“1个多月前,我感觉肠胃不舒服,因为不是很严重,所以一直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今天特意来门诊做个检查,配点药。”正在市五医院取药窗口等候的一名患者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1月底起,大同市各大医院普通门诊逐渐开放,回归正常诊疗秩序,各个专科、各种手术与检查、健康体检也已经全面恢复正常,各个外科病区也重新回归“本职”、专病专治。
责编: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