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阅”表里山河 “读”盛世华章

发布时间:2025-04-27 11:41 浏览量:8

读者在古籍修复师的指导下,体验捺印、碑刻传拓、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本报记者 王媛 摄 

 

 

用阅读点燃三晋大地文化自信的火炬,让阅读滋养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长河。山西,这片承载了千年文脉的土地,在这个书香馥郁的春天,奏响了新时代的阅读篇章。


4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太原举行,本届大会以“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通过各种论坛、阅读推广、重读经典、名家讲坛、榜单发布、展览展示等活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总结经验、探讨思路。表里山河书香浓浓,让五千年文脉韵味更加悠长。


这是一场广大读者深度参与的阅读狂欢——


在长风文化岛,龙城书展共设有“阅读新时代”“旧书新知”“阅读雅集”“书香少年”“玩味阅读”五大主题街区,在4500平方米沉浸式书街上,全国50余家优质出版社、20余家优秀文创研发机构齐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书、购书。


在省图书馆长风馆区二展厅,“书韵流长——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展”现场,当读者在古籍修复师的全程指导下,亲自体验捺印、碑刻传拓、雕版印刷、线装书制作、经典抄写等传统技艺时,文化传承的力量在不经意间悄然显现。


当身着汉服的小小书童以“快闪”的形式出现在阅读大会期间,吟诵山西诗人王维、王之涣、柳宗元等人的名篇时,新颖的形式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新时代的少年儿童,阅读要像呼吸一样自然流畅。


4月的太原,花团锦簇,书香氤氲。一场文学盛宴,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更加清晰。通过阅读经典,山西文脉始终世世代代传承。


这是一场属于写书人、读书人的节日——


高福、李敬泽、阿来、蒙曼、郦波、刘醒龙、老藤、白烨、马伯庸、樊登……众多名人从各地赶来,以书会友,参与盛会。他们在主旨演讲、榜单发布、现场采访时为阅读发声,或推荐好书,或提供读书的方法。


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建议,我们读书,不能仅仅以现在的眼光看过去,要“穿越”回过去思考作者的环境、想法,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理解作品。


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樊登表示,如果用碎片化的时间刷手机是学不到东西的。如果你真的想学点东西,至少拿出一个小时时间来读书,哪怕一年读两三本书也很好。


在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看来,山西先贤辈出,山西的孩子得天独厚,可以沿着先人的足迹,沿着经典文本的足迹,找寻历史。


名家之于阅读的表达,让我们对从古至今的阅读有了新的思考和畅想。


这是一场呈现了行业热点和未来趋势的大会——


作为数据发布、经验交流、项目展示的权威平台,第四届阅读大会也呈现了最新的行业热点和未来趋势。


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的81.9%提升了0.2个百分点,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9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52本。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数字化阅读方式持续深入国民生活。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亿,同比增长17.52%。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我国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为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31%。


AI时代,阅读的方式正在加速更迭。龙城书展,依托5G、AI、XR等信息技术,全方位展示“科技+阅读”新成果:引入柳宗元数字人进行AI一句成诗、一语故事的互动体验;联动山西古建群,沉浸式观看3D宏伟作品《数晋千年》。“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展,以“数字人”的方式呈现了苏轼、朱熹等解疑释惑的场景。


本届阅读大会为读者朋友带来听、视、阅、享的多场景阅读新体验。


这是一场关于阅读的“头脑风暴”——


“数字阅读论坛”告诉我们:技术,让阅读充满想象。好故事的力量可以跨越山海,乘着数字阅读的翅膀,让中国故事从“全民阅读”转变为“全球阅读”。


“全民阅读研究论坛”提出,深化全民阅读,要重点解决“读什么”“怎么读”“在哪儿读”的问题,人人爱阅读需要阅读推广,全社会需要“时时有好书、处处可读书”。


在乡村阅读“故事会”上,我们听到了“鑫藏修”公益书屋主理人金旸分享浙江如何创新运用文化特派员制度赋能乡村阅读、人文乡村建设,在田间地头“种”下“诗和远方”,将文化转化为财富的动人故事。


“虽然无法抗拒容颜老去,但是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永远年轻。”在“银龄阅读论坛”上,嘉宾的发言引发众多听众的共鸣。


覆盖城乡全年龄段人口阅读领域的高质量论坛轮番举行,从政府部门到研究机构,再到大小企业,阅读行业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从业者都是收获满满。


这是一次山西在全国范围内的崭新亮相——


这场国家级的阅读盛会让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山西。


从首都北京到钱塘江畔,从彩云之南到锦绣太原,当阅读的风吹到黄土高原,我们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豁然发现,一山一水,皆是诗篇;一砖一瓦,尽藏风华。


读书,是天下第一等的好事。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山西人的读书声就在历史间回响,从《诗经》中的晋地风物到青铜器上的铭文,从唐诗宋词中的经典诗篇到“山药蛋派”的文章,五千年文明一路华光。如今,阅读大会来到山西,也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重读赵树理”,才能读得淋漓酣畅。《“山西文化记忆”丛书》《黄铜小号》《古灵魂》《深山》《将军和他的树》《游过月亮河》等15部“山西好书”的发布,为我们之后的阅读提供了新的考量。


虽然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已在太原圆满收官,但是,真正的阅读永不落幕。以此为契机,三晋大地将在盛世书香中凝聚更为强大的奋进力量,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高质量的山西篇章。


本报记者 王媛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