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小空间”释放“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5-08-14 08:39 浏览量:97

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在共享自习室义务辅导学生学习。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张媛媛 摄 


“这里的环境太棒了!在家复习功课总被各种声音打扰,来自习室学习,效率就高多了!”8月5日,记者在岢岚县东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共享自习室里看到,大学生陈璐刚在这里完成考研复习。她告诉记者,自己放假回家后,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地方复习备考,听说社区开设了共享自习室,便立刻“转战”这里。


今年以来,岢岚县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整合县域内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创新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共享自习室,让自习室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有考试需求人士的“充电站”。


“我们社区的共享自习室开放以来一直很受欢迎,几乎每天都坐满了前来学习和活动的群众,有时甚至需要提前1天预约才能占到座位。”岢岚县西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杜小宁告诉记者,共享自习室由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升级而成,采用“动静结合分区”模式,不同区域用墙体和门窗隔开,既确保了安静的学习氛围,又兼顾了广大居民的休闲需求。记者发现,关上门后,活动室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广大青年学生完全可以在此进行“沉浸式”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岢岚县多个共享自习室内都配备了护眼台灯、直饮水机、风扇等设施,并提供高速无线网络,同时还设有资料室、图书角等区域,并根据天气情况提供绿豆汤等消暑饮品。社区每天还会派出志愿者值班,为前来学习的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和帮助。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共享自习室的“暑期托管”功能,解决广大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岢岚县创新打造自习室“1+N”服务体系:以自习室为一个核心平台,整合退休老教师、社区志愿者、热心党员群众、网格员等多方资源,搭建起包括作业辅导、思想品德教育、安全健康知识普及、艺术体验、合作创造等自习室常规课程体系。在常规课程之外,该县向内联合县域内广大教育基地,如岢岚县气象站等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品牌;向外建立“校社协同”模式,联动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开展“大手牵小手,关爱暖童心”系列活动,推出书法课堂、科普讲堂等,使自习室服务向“学用共建”升级拓展。不少社区共享自习室还开设了“特色班”,如广惠园社区就开设了心理疏导课程,为青少年搭建起“心灵港湾”。


“今年暑期,我们推出了3场沉浸式研学活动,其中‘探寻伟人足迹’红色教育活动带领青少年重温革命历史,‘守护母亲河’项目组织青少年参与河道垃圾清理志愿服务活动,由县气象局打造的‘苍穹探秘’科普课堂则带领孩子们在观测场观看了人工增雨作业。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岢岚县东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丽琴说。


岢岚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一老一小”群体的需求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优化社区服务模式。在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培育出了“书香社区”新模式,推动“小空间”释放社区治理“大能量”,绘就了美丽乡村和谐新画卷。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