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挑灯觅才招聘忙 春节就业“不打烊”

发布时间:2024-03-08 08:34 浏览量:1

求职者在招聘信息发布展板前浏览各种信息。本报记者 翁剑 摄 

 

“请问,这些企业招聘岗位是什么?我想了解一下报名条件。”“您往南走,那里有招聘信息发布展板。您可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也可以关注‘大同好岗’公众号,及时了解招聘信息。”春节期间,众多游客游览至大同古城西城墙时,都会注意到这里举办的“春聚青来、挑灯觅才”2024年春风行动大同人才招聘创意灯会。据统计,在此次招聘会上,参与用工单位达112家,提供就业岗位2684个,入场求职3460人次,抖音直播间有2.6万余人互动,达成就业意向1265人。


“没想到来古城看灯还能找到工作,真是一份意外之喜。”陪着家人一起赏灯的张芳介绍说,“我和女儿途经清远门赏灯,看到现场设置有企业招聘摊位便上前咨询,其中一家餐饮企业离我家很近,工作时间也灵活,月工资3500元,我打算去应聘。”


“春聚青来、挑灯觅才”招聘活动作为2024年“云动天下、冬暖大同”系列活动之一,将春节期间人员汇聚的优势转化为招才引智的巨大助力,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互动、交流的供需对接平台,让广大返乡青年在家乡找到理想就业岗位,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扎根大同。


记者了解到,活动现场布置有创业补贴、就业扶持、贷款贴息、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宣传展板和企业用工信息展板,设有信息发布功能主体区、挑灯觅才灯展区、特色劳务品牌区、“四大赛道”龙头企业创意展销区等,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实现现场面试、现场签约。


“原本以为返乡就业比较困难,现在多亏了政府举办的招聘会,让我实现了在家乡就业的愿望。”应届毕业生靳宁在招聘会现场逛了一圈,发现自己主修的设计专业有不少对口岗位,特别高兴。


“听说今天有现场招聘会,我赶紧过来看看。刚与一家企业谈得挺好,准备过完正月十五就去他们那儿当保安,工资待遇挺不错。”55岁的刘文增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同市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双十六条”人才政策、《大同市2023年柔性引进人才若干措施》等优惠政策,引才的满满诚意、暖心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让大同成为广大劳动者建功立业、创新创业的热土。


在此基础上,大同市还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打造京津冀优质劳务输出基地。去年以来,大同市相继设立了驻京津冀劳务就业服务总站、驻天津劳务就业服务站,为大同市输送劳务到京津两地创造了条件。目前,两个站点已为该市劳务人员提供北京通州法院、天津中海油、泰达集团等30多家单位近600个优质就业岗位。


“两年前,北京开放大学与天镇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千人培养计划’。”天镇保姆培训基地负责人李春介绍说。


据了解,“天镇保姆”作为人社部与天镇县共同打造的劳务品牌,从2011年至今,约1.28万名妇女通过“天镇保姆”劳务品牌在北京、太原、大同等地从事护工、月嫂、老人照护等工作。2023年,“天镇保姆”各类从业人员新在岗约3500人,平均月工资6500元左右,个人年均收入约6万元,“天镇保姆”劳务品牌全年实现劳务新增总收入约4亿元。


此外,大同市积极建立健全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高效率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加快推进实施“互联网+就业服务”工程,建立大同市专业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站。随着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在大同青创城正式揭牌运营,该基地已经成功入驻了34家大学生创办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从事广告、传媒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业务。


据统计,2023年,大同市城镇新增就业5.65万人,完成率125.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714人,完成率114.28%;失业人员再就业2.73万人,完成率124.49%。


本报记者 翁剑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