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太原湖滨国际大酒店内响起了清脆的算珠声,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第七届全国珠心算比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7支代表队的726名选手屏息凝神,指尖在算盘上翻飞如蝶,千年珠算文化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现代活力。
此次比赛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主办,山西省珠算心算协会承办,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协办。这场创下参赛规模之最的国家级赛事,正以独特的文化密码叩击着时代脉搏。
赛场之上,紧张氛围如潮水般蔓延,选手们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指尖化作灵动的精灵,在算珠间轻盈跳跃、飞速拨动,清脆的“噼啪”声瞬间连成一片激昂的鼓点,在空气中不断回荡。有的选手双眸紧紧盯着试卷与算盘,不放过任何一道题目;有的选手嘴角微微上扬,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充满自信,仿佛早已对这场较量胜券在握。
中珠协会长欧文汉表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珠协举办全国珠心算比赛,目的是推动珠算非遗的实践传承,彰显珠心算教育当代价值,在实现珠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中珠协选择在太原市举办此次比赛,既是对山西财政会计工作的极大信任,也是对山西传承珠算技艺的支持。”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说。
常国华表示,珠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我省历来高度重视珠算心算工作,通过将“珠算”项目纳入省级非遗名录,开展课题研究,规范教学鉴定以及举办职工珠算大赛、少儿珠心算展演赛等活动,有力推动珠算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此次比赛,我省着力搭建好交流展示平台,加强交流互鉴,凝聚发展共识,将珠算心算事业发扬光大。
“算盘不是老古董,是穿越时空的‘数学魔法棒’!”来自北京珠算心算协会的少儿组选手安靖琪说,“我学习珠心算5年,每天坚持练习,特别喜欢这项传统技艺。这次来山西参加比赛,感受到了山西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自己热爱的这项技艺能够与非遗联系在一起,我觉得特别自豪。”
据了解,此次比赛设置精英组、青年组、少儿A组、少儿B组、少儿C组、少儿D组、幼儿组共七个组别,涵盖加减算、乘算、闪电算等多个项目,并特别设置“挑战极限项”,为顶尖选手同台较量、勇攀高峰打造精彩舞台。同时,比赛期间,组委会布置了“文明薪火永承继,珠算非遗正青春”主题展,图文并茂展现了珠算非遗的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
这场盛会,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古老珠算技艺的独特魅力。珠算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新时代,绽放出比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本报记者 姚凡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