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员在西沟展览馆前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李娜 摄
本报长治7月7日讯(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杨柳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沟展览馆(申纪兰纪念馆)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生动讲述劳模故事,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前来接受传统教育、感悟精神力量。
7月1日,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党员齐聚馆内,聆听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创业史。这座始建于1967年的展馆,通过500余幅珍贵照片和300多件实物,系统展现了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静静承载着峥嵘岁月的记忆,深深触动着每位参观者。“今天是党的生日,我特地来参观西沟展览馆(申纪兰纪念馆),切身感受艰苦奋斗精神的强大力量。”山西修度医药有限公司医生、全国优秀医生代表刘海燕感慨:“西沟人以顽强的毅力改天换地,与我们医药行业攻坚克难、研发创新的追求不谋而合。作为医药工作者,我们同样需要这种迎难而上的劲头,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医药事业,为守护人民健康不懈努力。”
来自河南的一名参观者表示,图文与实物结合的展陈方式,让大家能清晰地了解西沟的发展变迁和奋斗历程。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每逢“七一”“国庆”等重要纪念日,这里都会迎来大批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大家聆听劳模事迹、接受精神洗礼。仅7月1日当天,展馆就接待了1000余名来自党政机关、企业以及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参观者。
“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西沟展览馆(申纪兰纪念馆)馆长郭雪岗介绍,“今年展馆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讲解与展陈,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为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平顺县今年启动建设诸多项目:推进西沟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筹建人大代表主题展馆与人大代表主题公园、完成西沟会堂修缮、建设新中国“男女同工同酬”首创地设施,让教育基地成为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