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投资促进工作意义重大。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将聚焦高站位、高起点、高质量、高效能、高层次、高水平、高品质、高标准八个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完善政策创设、推动招商引资、提升会展活力、拓展合作空间、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智力支持、打造数字平台,全力推动投资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
高站位,全面从严治党
2022年,做好投资促进工作就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年”活动,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化综合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做到大方向正确、政绩观正确、方法论正确。
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通过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同时,要把握机关党建特点和规律,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规范党员政治行为,提高党员政治能力,彰显党员政治担当,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和推广临时党建工作组在外出招商、展会活动中的作用和经验,推动临时党建工作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现“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目标。
高起点,完善政策创设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围绕完善省级层面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和投资促进考评体系,推动投资促进法制化建设、强化投资促进工作机构、出台投资促进奖励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力求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顶层设计上取得突破。
实现投资促进部门横向联动、纵向协调,改革省级层面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是关键。要按照产业和业务设置专业部门,增设重点产业招商专员,统筹全省开发区投资促进职能。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山西省投资促进考核办法》,修改完善《山西省驻外招商局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我省驻外招商局的窗口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将严格落实《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开发区条例》要求,推动投资促进法制化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省投资促进局还将在重庆、成都、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苏州、宁波、青岛以及日韩、欧洲等地设立投资促进代表处,并借鉴上海、湖南、安徽、广西等兄弟省市区经验,制定我省投资促进奖励办法。
高质量,推动招商引资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各类平台作用,主动出击,促成项目合作。
一是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包装。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等,谋划包装推出代表性强、可行性高的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00个,编制完善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招商图谱和项目册,开展宣传推介。
二是围绕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招商。面向“京津冀”,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举办央企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大会;面向“长三角”,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举办山西(长三角)战略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推介对接会;面向“珠三角”,围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未来产业,举办山西省(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对接会。
三是深入开展长板招商。充分发挥我省的能源资源优势、原材料优势、开发区空间优势、国企比较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和区位优势,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次转移、台商投资向中西部转移扩展等机遇,大力实施长板招商。
四是持续推进小分队精准招商。加强与各行业部门、驻外招商局及各市、县之间的联动,共同组成小分队招商专班,打造专业团队,开展专项攻关。重点赴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南京、昆山等地区,结合我省产业链上下游情况,瞄准目标地区龙头、上市领军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专精尖配套项目。
五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制定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开展承接产业转移;适度开展市场化招商、中介招商;强化人才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引才一起抓,注重研发机构、产业基地、创新团队一起引;开展园区招商,依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农谷,探索建立产业园中园。
六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推动外资促进活动和项目招引有机衔接。
高效能,提升会展活力
以展会带动产业合作,拓宽政府和企业、客商间常态化、全方位的合作交流通道,为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据了解,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借助我省主办的2022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全面展示和介绍我省投资环境和政策、能源优势、招商项目等,扩大国际能源开放合作,推进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主动融入“京津冀”,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点展会;对接“长三角”,参加工博会等长江经济带重点展会;聚焦“一带一路”,参加丝博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级重点展会;携手“大湾区”,参加高交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聚焦展会展览客商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通过发布招商信息、获取产业尖端技术信息、充分开展合作交流对接,吸引世界知名企业、高科技产业企业来晋投资。
此外,以海外优质展会平台为窗口,建立“走出去”“引进来”新平台,推动省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拓宽引进外资渠道。
高层次,拓展合作空间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通过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合作协议落实,推动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区域间互动交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接区域合作组织和机构,宣传推介山西;利用经贸交流平台,推介更多优秀山西品牌,促进项目合作;激励商协会参与区域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协同合作。
——全面开展落实战略合作协议专项行动。加强与境外友好省州、国内兄弟省市、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重点央企、大型知名企业等各类合作方沟通交流。梳理已签订的各类合作协议,分类、细化、分解合作内容,促进协议项下重大项目落地。
——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深入调研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的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实现太原与中部城市群其他四市差异化融合发展。引导大同、朔州与京津冀、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呼包鄂榆城市群开展能源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转化、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互补的对接合作;引导临汾、运城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开展大数据、物联网的运用和创新、特色农业等产业互补的对接合作;引导长治、晋城与中原城市群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创等产业互补的对接合作。
——加强与校友会合作。借助省外高校校友联合会平台,组织知名校友、企业家等与我省对接交流。
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实现营商环境与投资促进互促共进、良性循环。
通过赴地市召开座谈会及走访企业等形式,全方位、多维度掌握市、县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全面梳理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行情况,依法妥善解决政策兑现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理清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让企业专心经营、放心创业。
用好《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中的外来投资促进议事协调机制、外来投资项目承诺事项办理、跟踪服务反馈、重点项目落地保障服务机制等,主动靠前服务,提高外来投资服务水平,推动项目落地。
建立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数据库,将招商引资项目按照在谈、签约、开工落地等状态分类入库统计,实时掌握所有潜在项目、签约项目的进展情况,为投资企业提供全周期协调服务,推进潜在项目签约,促进签约项目落地。
高品质,强化智力支持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加快智库建设和队伍建设,深入宣传山西、推介山西,为推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要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设立投资促进研究机构。
要组建投资促进智库,对行业协会、招商机构、产业联盟等推荐来我省的意向合作项目进行论证评估、严谨把关,依法合规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要办好“投资促进大讲堂”,加强投资促进系统人员、产业招商专员、投资促进专员、经济合作专员的培训教育。
要探索设置“投资山西”首席故事官CSO,开辟“投资山西”专栏,制作“投资山西”专题,推送“投资山西”信息,积极尝试在高铁、飞机上免费赠阅“投资山西”宣传册、项目册和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更有广度地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山西,服务好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
高标准,打造数字平台
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通过搭平台、整资源、建机制,推进投资促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各市要将省、市两级谋划包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全部录入“13710”项目督办系统,做好项目宣介、撮合、对接的数字化基础工作。要建立投资促进信息资源库,以信息资源库为依托,以常态化信息交流机制为窗口,让更多外来投资者找到真实可靠的投资好项目,让全省各地的好项目及时准确地匹配到更合适的投资客商。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和算力算法,择优选择“山西精品”产品接入市场上的主体销售平台并提供流量倾斜,并根据数据反馈对产品和企业进行全面的数据服务,全方位提高全省投资促进系统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
美好蓝图已绘就,聚力奋进正当时。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表示,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推动投资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记者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