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的“智慧木屋”。
览青、听雨、对山、野趣……
这些诗意的字眼,描述的是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的晋城市陵川县松庙村的一栋栋“智慧木屋”。
白天观景,晚上看星星,每一栋休闲、美丽的生态小屋内,均设有小度智能音箱、电子血压计、体脂秤等物联网产品,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
不仅这些高端民宿,村里的农家乐也全都实现5G网络全覆盖。在松庙村民宿内,工作人员正在联网播放“太行一号”风景线宣传视频,让游客在起点就可以提前欣赏“太行一号”风景线的全貌。
近年来,陵川县围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提出了“驿站进农村”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切实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简称“山西移动”)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依托其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优势,对松庙村做了整体的规划和布局,通过5G网络全覆盖,解决了松庙村身处大山深处网络信号差、无法上网的问题。随着松庙村康养小镇的建设,山西移动利用其5G物联网技术,为松庙村量身打造“智慧木屋”。通过智能设备对民宿客房做了整体布置和嵌入,为游客提供了高端、智能、康养的极致体验。
如果说“5G+智慧旅游”为松庙村打造特色旅游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那“5G+智慧乡村”则开启了左权县麻田镇泽城村乡村治理新模式。
“泽城核桃新鲜营养,泽城的花椒颗粒饱满,味道浓郁……”1月10日,在泽城村的5G直播仓,山西移动左权分公司的销售人员正在帮助当地村民直播带货。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通过提升整村网络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告诉记者,2021年,他们与山西移动合作,给村里配备了先进的5G网络和WiFi设备。
记者了解到,网络直播依托于全域5G和WiFi覆盖,将泽城村的人文地貌、乡土民风、村容村貌、地域文化、农特产品以及写生作品进行推介,吸引更多客流。
在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云视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AR虚拟眼镜让这个普通的山村显得科技感十足。
“写生基地的建设以教学为目的。”山西移动左权分公司龙泉网格经理原鲜宇介绍,该基地以云端互联、虚拟现实技术为承载,整合了云视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AR技术,打造出数字化教学中心,实现了师生群体在线学术交流和实时互动研讨,AR技术还可以帮助师生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实景展示。写生基地的建设拉近了写生群体与大自然的时空距离,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参考和创作灵感。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结合山地、沟壑、浅滩等地理环境特点,该基地还联合山西移动推出200个电子定位手环,为外出采风实践、古村探访等活动提供了动态安全保障。
智慧旅游、智慧乡村等只是我省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各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山西发展。
按照“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我省基本建成集约共享的政务云平台,实现1180项审批服务线上办、指尖办,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工业云、能源云、智慧旅游、智慧医疗、国资监管等大数据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支撑各领域加速服务优化、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
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山西森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5G信息化项目”的上马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车间内纸制任务单满天飞的场景看不到了,组装产品时才发现缺少零部件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每一张生产图纸、每一条物料信息、每一道生产工序的数据都能从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查看,每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清晰明了,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及追溯,管理层的决策能力明显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也都显著提高。
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金鼎金匠工业园区,新建成的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由内而外散发出“智慧的气质”。在这里,围绕煤矿信息网络、智能感知技术、煤矿大数据、生态合作等课题,将形成涵盖基础软件、机器视觉、算法、数据处理及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搭乘智慧的快车,山西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本报记者 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