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太原成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

发布时间:2024-04-10 08:47 浏览量:59

本报太原4月9日讯(记者 王媛)记者今天从太原市人社局获悉,在3月23日财政部、人社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全国评选中,太原市经过竞争性评审、公示等环节,成功脱颖而出,成为2024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


太原市通过示范项目,将推进实施4大工程。一是实施就业技能提升工程。强化产业引领,紧密对接太原市“1233”重点产业链和链上企业,深度融合招聘、培训、就业三个环节,构建技能培训闭环体系,搭建企业人力梯队,建设特色劳务品牌,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就业规模。二是实施民生赋能保障工程。完善青年就业帮扶机制,深化农民、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实施“万企共建”行动,优化稳岗政策,开展智慧招聘,加强企业用工保障;搭建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开展公共就业培训,优化创业生态,促进创业就业。三是实施就业创业载体建设工程。积极打造全覆盖零工市场体系,高标准建设集成创业孵化与就业服务两大核心功能的太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按照“人才+科技+园区”理念,充分发挥集聚平台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构建全国领先的“全人才链”产业园,整合人才和产业政策,形成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四是实施数智化应用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由“大数据归集中心”+“智慧化、标准化、便捷化服务”+“多个就业服务子平台”的“1+3+N”太原就业信息平台矩阵,打破信息孤岛,夯实信息底座,以数字技术赋能公共就业服务。


到2025年底,太原市要实现提升技能就业、保障公平就业、推动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就业等4方面目标。


提升技能就业方面,将完成地方人才技能培训1000人,职业技能评价机构达到48家。完成重点企业职工技能培训34000人,新增技能人才15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5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4%。包装打造10个省级劳务品牌,预计吸纳就业12000人。


保障公平就业方面,将在太原市772个社区、633个行政村实现就业创业服务站全覆盖,实现公共就业“15分钟服务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次、脱贫劳动力就业5万人次。打造完成覆盖全市社区、行政村的零工市场体系,包括10个公益性综合型零工市场、30个零工就业服务示范站点,实现零工就业4万人次。


推动稳定就业方面,城镇将新增就业17万人,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730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更到位,创建高校、中职、技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室30个,提供就业模拟实训2万人次,开展职业指导5万人次。新募集不低于4000个见习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各项补贴1亿元,落实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岗位和社保补贴2.4亿元,全面打造智能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人才产业升级。


促进创业就业方面,计划培训1200名创业带头人,为太原的创业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全市创业载体的云端创业服务。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发放创业电子券100万元。打造国家级创业载体1家。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