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18日讯(记者 王佳)为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近日,《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法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
《行动计划》提出:
——我省将立足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立法、执法、普法一体建设,促进山西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更加富有成效,法治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我省将推进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把宪法学习列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计划,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和实施“宪法卫士”行动计划。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等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我省将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训,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
——我省将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省级示范基地,建立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机制,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
据介绍,我省将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支持山西大学法学本科专业开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试点改革,指导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加强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支持满足条件的高校增列法学相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同时,我省将推动法学教育课程体系持续优化,培养造就信念坚定、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鼓励省内高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换、学生互派、课程互通等实质性合作,培养高层次法治人才。
短评:
把“法治种子”播洒到学生心田
王佳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公民的法治素养,构成法治国家最重要的“底盘”。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的法治观念将影响法治建设的未来,让法治观念根植学生心中,将法治教育纳入教育内容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法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山西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
《行动计划》通过健全教育法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四个方面,坚持教育法治建设和教育改革同步协调推进,目的就是为了让法律法规为山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我们为这样的政策叫好,也期待这样的行动计划越来越多。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