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朔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刘成根摄
进入七月,烈日当空,热浪袭人。在朔州市经济开发区各大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加紧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记者在该区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施工现场看到,推土机、挖掘机开足马力,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52.8亩,处理规模共计20000立方米/吨,主要施工内容有换热站、多段多级AO生物池等16个建筑体。建成投产后,新兴产业园区境内水环境质量将得到大力改善,为园区进一步招商引资和发展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污水处理厂项目副经理张瑜鹏介绍说:“项目已经建成了粗、细格栅等8个主体,现在正在施工的是室内外装修及雨污水和工艺管网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70%,预计整个工程10月份完工。”
为应对持续的高温天气,施工方及时调整作业时间,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同时为工人配备防暑用品,全力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
“酷暑季节到来以后,项目部对我们工人都很关心,将作息时间由午后一点调整到了两点,而且给我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和绿豆汤。”工人白立东说。
据了解,近年来,朔州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城市功能,夯实城市化发展载体,为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朔州开发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3个,总投资16亿元。目前,我们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不断增加人员和机械力量,合理调整施工时长,全速推动项目提前投产达效,为全区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朔州经济开发区创新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程子璇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刘成根 通讯员李妍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