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一场“表里山河”与“渤海之滨”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4-09 08:29 浏览量:5

与会嘉宾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共同见证了“津海晋门”海铁联运“一单制”班列发车仪式。本报记者 王蕾 摄 


4月2日,随着汽笛长鸣,一趟满载50个集装箱的“津海晋门”海铁联运“一单制”班列从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中鼎物流园驶往天津港。当天,天津港全链服务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在太原举行,现场嘉宾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这趟班列经过48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上面搭载的光伏产品将经天津港‘乘船’至阿尔及利亚和荷兰。”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晋中区域总部负责人表示,“‘一单制’只需办1次托运,订立1份运输合同,支付1次费用,办理1次保险,就能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覆盖。粗略来看,这种运输方式能节约10%到20%的成本。”


目光纵览华夏版图,“表里山河”的山西以其深厚的资源底蕴和独特的地理风貌闻名,而“渤海之滨”的天津则凭借其重要的港口优势,成为我国连接世界的经济枢纽。山西与天津,地理相近、文脉相通、人缘相亲。近年来,依托“津海晋门”物流大通道建设,两地交通物流合作持续深化。此次推介会的举行,以落实两地政府战略协议为契机,通过展示陆海联动绿色物流通道优势,促进相关企业合作,将为我省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


“天津港是两地相向而行的最佳纽带。”天津市副市长谢元在发言时强调,“天津市将持续推动‘津海晋门’大通道建设,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两地更好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为山西省进一步打开机遇之门、发展之门、开放之门,共促津晋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统计,去年我省约有1400万吨货物经天津港进出口,在与天津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开通了天津港至太原、临汾、吕梁等5条海铁联运班列,2024年津晋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133.9%。


双向奔赴的意义何在?企业最有发言权。“去年,我们经天津港的货物进口量在300万吨左右,出口量近100万吨。通过海铁联运大通道的搭建,去年我们的综合物流成本较2023年降低了约3000万元。”中国宝武太钢集团采购中心副总经理刘睿智表示。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陆港”)董事长谷建春在回顾两地合作历史时坦言,华远陆港既是通道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实在的受益者。“2021年,在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交通部门的具体推动下,华远陆港作为‘津海晋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联合天津港集团、国铁太原局签署了《五方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联合天津港集团、国铁太原局、行业龙头企业,发挥网络优势、规模优势、运营优势、平台优势,强化运力支撑、货源支撑、降本支撑、信息支撑,做好‘津海晋门’物流通道大文章。”谷建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天津港集团创新推出了服务“津海晋门”升级版十条“硬核”服务举措。例如,为我省客户开通7×24小时专属服务热线,针对我省重点物资开放“绿色通道”,精准对接我省新能源、钢铁、焦煤产业需求做优港口端仓储、运输特色增值服务等。十条措施将助力打造天津港成为服务我省最高效、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为降低我省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在推介环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李建国对各自提供的服务及产品进行推介,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综合运输处副处长吕楠作了清洁能源运输通道推介。天津港集团相关单位就海铁联运及全程物流产品、危险品货物物流业务等内容进行了推介。


开放的潮流越是向前,海铁联运的步伐越要坚定有力。拓宽向海视野、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全力做好“津海晋门”这篇大文章,必将为我省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通道支撑。


本报记者 王蕾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