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经营质效和风险防控能力。近年来,该行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价值型”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健全制度体系 夯实管理基础。该行立足实际,构建覆盖全面、流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一是完善核心制度,明确财务审批权限、费用列支标准及预算执行规则,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监管政策、业务结构变化及时修订制度,确保合规性与适用性;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刚性,通过专项审计、交叉检查等方式,杜绝“重制定、轻执行”现象。
深化预算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该行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战略目标在全行年度经营中的传导和落实,深入分析战略规划对财务资源需求,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逐步将全业务、全流程、全产品、全员纳入预算范围,深化各业务条线全面预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各业务条线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强化成本管控 提升经营效益。该行加强成本费用管控,着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切实强化费用管控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花钱必问效的原则,坚决杜绝跑冒滴漏和铺张浪费现象,通过费用管控,一般消耗性支出和公务活动支出较同期显著压降,成本收入比也逐年压降,费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深化绩效考核 完善管理机制。该行建立健全以“业绩单价+目标管理”为主的正向激励考核机制。将FTP逐步融入绩效考核,推动以效益为目标的绩效考核,通过FTP和绩效考核的融合,更科学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资源配置,有效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责编: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