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白雪峰
在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里,工人正在对“夏阳50”白菜幼苗进行浇水
洗瓶、装瓶、密封、打包……近日,在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西陕村的韭花酱加工厂,记者看到几位穿着工作服的村民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西陕村是远近闻名的“韭菜村”,该村因土壤肥沃,施用的又是农家肥,长出的韭菜清香味浓,做成的韭花酱口味纯正。2016年成立的盛科专业合作社利用该村这一优势大面积扩种,并以“合作社+农户+地域品牌效应”的模式,建成加工厂,将韭花等附加产品加工成便于储藏和运输的韭花酱。韭花酱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产品,也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新路径。由此,盛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韭菜由种植、销售到深加工的转变。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上党区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把农业调产放在首位,打造了一批以荫城农业产业园、西陕韭花、锦家西红柿、郭良高粱、中村葫芦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在神农生态种养合作社、绿油油种养合作社、农之道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批规模干鲜果示范园;发展了一批以红都合作社、晓峰蔬菜合作社、南莎姆葡萄酒庄为代表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位于上党区苏店镇辛庄村的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对“夏阳50”白菜幼苗进行喷灌浇水。“为了实现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销售、统一收购,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2019年,我们建成了占地6500平方米的蔬菜育苗大棚,主要培育‘夏阳50’白菜、青椒、尖椒、中甘15号等秧苗,年累计育苗接近1000万株,可解决周边3000亩土地的种植需求。”晓峰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晓峰说,“目前,合作社发展育苗大棚2座,面积10000平方米,恒温冷库2000平方米,2021年又建设7座覆被式钢架大棚5000平方米,流转土地600余亩,通过育苗+种植+收购+销售等产销一体化模式,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200余名就业,促进了农业经济有效发展,同时也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现代农业方兴未艾。上党区将科学规划农业调产布局,继续挖掘特色优势,做强产业支撑,不断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创优上党农产品品牌,进一步从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对全区农业调产力度的支持,让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