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山西省联社)就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企稳复苏有关工作出台4方面23条举措,引导全系统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总方向,聚焦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联社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明确九条举措。一方面,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中,各级机构一要深入转变经营理念。树立“四个主动”经营理念,与民营企业共生共荣。二要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着力构建清正亲清的银企环境。三要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对信用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在期限、额度、利率等要素上给予相应优惠。另一方面,在“加大民营经济信贷支持”中,各级机构一要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工作重心向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重点是5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倾斜下沉。二要支持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着力支持传统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民营企业发展新格局。三要支持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大力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项目、煤炭稳产保供等项目和具有山西特色项目发展。四要拓宽居民综合消费渠道,鼓励支持辖内客户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综合消费需求以及住宿餐饮、体育健康等领域信贷支持。五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对具备条件的群体给予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六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融资,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
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面,山西省联社要求各级机构采取八方面工作措施。一方面,在“加快推进信贷转型进程”中,各级机构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引领,重点强化“一把手”贯彻和实施转型理念的决心和意志。二要完善服务体制机制,快速推进信贷转型规划方案落地实施。三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扎实落地营销计价考核、等级评定、薪酬激励、尽职免责等措施,创造竞相赶超的工作氛围。四要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五要加强跟踪督导问效,确保信贷管理机制转深转实。另一方面,在“提高信贷服务质量”中,各级机构一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研发适应不同消费场景、适配性强的消费类信贷产品。二要强化场景引流能力,把城区营业网点与商务场景、公益场景和生活场景相互融合,持续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村营业网点的功能,在综合金融服务布局上抢占先机。三要推动融资成本稳中下降,合理采取优惠利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山西省联社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蔓延”方面明确四条工作路径。一方面,在“积极化解存量贷款风险”中,各级机构一要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积极做好信贷资金接续服务。二要妥善处置已发生信贷风险,建立台账、一户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另一方面,在“积极防控新增信贷风险”中,各级机构一要提高信贷风险预警能力。持续验证风险监测模型的有效性,筑牢智能风控平台的建设基础。二要关注政策过渡期的风险隐患。高度重视经济企稳复苏、政策接续转换关键期客户续贷展期后的风险隐患。
山西省联社在“提高科技赋能力量”方面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在“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方面,一要加快信贷系统项目集群建设,实施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推进完善信贷系统项目集群建设。二要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县级行社要争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李守谦)
责编: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