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以“小我”姿态树立“大我”情怀

发布时间:2022-09-05 09:44 浏览量:0

  从警以来,他一直扎根在偏远的农村派出所。他是村干部眼中的“定心丸”,是居民口中的“暖心人”,是同事眼中的“老黄牛”。从警7年,他始终“勤”字当头,以情暖心,疏导结合,为人民群众解小忧、破小案、帮小忙、惠小利、办小事,以“小我”姿态树立“大我”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辉煌篇章。他就是运城市公安局盐湖分局王范派出所民警陈红伍。
  陈红伍先后获得2019年运城市公安局盐湖分局“个人嘉奖”、2019年运城市公安局盐湖分局“先进民警”、2020年运城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2021年盐湖区委政法委“优秀政法干警”、2022年盐湖区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一等功”。

解小忧 得民心

  近日,在盐湖区王范乡王范村内,刘某因房屋建得太高挡住了邻居李某房屋的采光、滴水屋檐起了争执。双方争执激烈,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
  “慢着,慢慢说。”陈红伍在得知后赶忙调解。一次,两次,三次……陈红伍跑了一趟又一趟。发现找到突破口后,陈红伍前往刘某家劝说。经过几个小时的心理疏导,两家纠纷得以化解。
  “民生无小事,办好民生小事,能除大隐患。”这是陈红伍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离婚案、债务案、宅基地纠纷案、赡养案……双方当事人唇枪舌剑,陈红伍无数次在反反复复的诉求之间找到症结。近7年,经陈红伍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数百起。
  “能为群众解决一件件小事,很值得。因为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桩桩天大的事。”陈红伍说。

破小案 安民心

  大到三轮车、电暖器,小到被褥、粮油,盗贼几乎无所不偷。2021年国庆前夕,盐湖区王范乡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直接对受害农户进行“搬家式”盗窃。一时间,该乡村民人心惶惶。
  陈红伍每天拿上手提袋、笔记本、名片、执法记录仪,国庆7天时间,每天行走辖区的7个管辖村,认真梳理每起案件。经过仔细勘验,他和该局刑警大队民警一道锁定嫌疑人,并于当年10月8日将其抓获。
  该案告破后,他决定发动辖区治安积极分子、“两会一队”等组建起义务巡逻队,开展“红袖套”巡逻。陈红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每天他和所里的一名辅警同村里的巡逻队员组成巡逻队,每晚8时至次日天明,对辖区行政村进行数次全覆盖巡逻。巡逻结束后,将当天巡逻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附上照片发到工作群。
  自此,巡逻队全天候活跃在王范乡的田间地头,开启了王范乡群防群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帮小忙 暖民心

  两年前,男子王某到王范派出所向民警求助:“孩子要上小学,可没有户口。”
  原来,王先生和张女士在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下结婚,生下小雨(化名)。后因感情不和结束婚姻,小雨跟随王先生生活。多年来,王先生多次向医院咨询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可医院表示需孩子生母到场才能出具,张女士因不想和王先生见面,便拒绝王先生的请求。就这样,事情陷入“死循环”。
  陈红伍多方奔走,了解小雨的出生详情,积极与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联系,为王先生与小雨做了DNA鉴定,用自己的“铁脚板”一遍遍地往返于医院和王范乡。一切材料和手续齐全后,医院给小雨补办了出生证明。
  7年来,陈红伍为辖区群众办实事百余件,收到锦旗、表扬信10多件。

惠小利 聚民心

  王范乡是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陈红伍每天除了值班时间外,其他时间都会走村入户,挨家挨户敲门,宣传反诈知识。
  “姨,这个‘国家反诈中心’App你一定要装一个。”陈红伍带队开展“敲门行动”,在刘村庄村一户村民家中,他一脸和气宣传反诈防骗知识。
  “小陈是我们的‘贴心人’,他说得准没错,咱可要记牢哩。”村民马俊芳一边说着一边领取了宣传册,“陈警官工作那么忙,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给我们普及反诈知识。”
  入夜时段,人员相对最集中,他带队挨家挨户敲门,仅仅几天时间辖区便有100余户家庭通过他的宣传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今年年初,王范乡全面启动防范电信诈骗大宣传活动。活动中,陈红伍所负责的刘村庄村第一个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注册任务,在电诈案件居高不下的大形势下,刘村庄村年初至今仍是零发案。

办小事 赢民心

  陈红伍始终坚持“群众就是亲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让“有事就找陈警官”成为越来越多辖区居民的口头禅。
  针对辖区内留守老人、困难群众较多的实际情况,陈红伍决定转变服务方式为“只跑一趟、马上办理、亲自送达”,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方便、传递温情。
  一日,陈红伍在户籍窗口工作时发现,一对夫妻不说话,也不进屋。陈红伍询问得知,这对夫妻身患残疾,想办理户口迁移业务,因行动不便,很难备齐所需手续。
  陈红伍说:“放心,缺什么材料我帮你们办。”陈红伍前往两人户籍所在村委会说明情况,补齐相关材料,在他的努力下,当天便为夫妻俩成功办理了户口迁移。
  7年间,他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百余次,咨询回复千余条,用热心、细心、耐心和爱心,赢得群众赞誉,树立了基层民警的良好形象。
  陈红伍坚守基层7年,工作永远排在第一位,不知疲倦地穿过无数个黎明黑夜,用汗水、真情和青春演绎了一段人民警察的“多情”故事。(张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