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6年禁毒路,用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报告!”6月26日16时59分,山西警察学院教师范斌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
一个小时前,他刚获得了山西禁毒委颁发的“三晋最美禁毒教师”。宣传、教学、培训、科研,二十多年如一日,在任重而道远的禁毒征程上,范斌越走越知肩上之责任、越走越懂敬畏之心应常在。
“做好禁毒教育、讲好禁毒故事,传播禁毒声音。”他说人生就得找到那么“一件事”,然后持续做下去。
开拓创新:填补教学空白
“刚从定襄回来,覆盖了8个乡镇。紧接着我会带孩子们到太原市周边的郊县继续宣传。”范斌话语里的“孩子们”,是他带的第二批20级禁毒专业的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山西省警校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路求学,范斌割舍不掉的是“警察”情怀,这让他最终成为一名警校教师。2004年5月,他任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保卫系副主任时,禁毒工作与他的教学开始变得“密不可分”。
从那以后,范斌先后完成省级禁毒科研项目课题13项、校级15项,出版禁毒专著、教材、读本9部,为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在职民警业务培训100余场、27000余人。2016年以来,他在学院和省级学科项目、课程竞赛中获奖15项。
经济在发展,禁毒形势也愈发复杂严峻。“禁毒教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义不容辞。”找资料、搞调研,几经努力,范斌所主持的禁毒学公安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终于获得教育部批准,填补了我省公安教育禁毒学专业的空白。
永不懈怠:教室也是战场
毒品危害不言而喻。“深入开展禁毒斗争,有效治理毒品问题,必须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作为禁毒学专业的一名老师,范斌对教学要求极为严苛。
从毒品的起源、传播途径、毒情形势、传统毒品类型、新型毒品类型、日常预防教育,到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图片展示,再到毒品在我国传播现状,只要是禁毒相关的知识,范斌不仅把它系统地教给学这个专业的孩子,还会转换方式再宣传到各行各业。
“授课、宣讲、搞活动,所有的形式都是为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禁毒的意义。”范斌一直把自己比喻成“垦荒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踏实耕耘。他积极发挥公安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常年承担着我省教育系统、司法系统、政府机构、禁毒社会工作者专项培训,累计100多批(次)3万多人。
如果说“天下无毒”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山顶,那范斌就是用初心和行动不断向上攀登的“践行者”。
自2005年以来,他累计招募培训本校禁毒防艾志愿者8000多名,常年组织开展“禁毒防艾流动课堂”志愿服务,足迹遍及全省城乡,社会公众受益人数逾400万。他培训全省禁毒教育骨干师资累计2000多人,培训普通高校“大学生禁毒防艾健康教育主持人”逾3000人,举办禁毒防艾健康教育讲座1300余场,受益大、中学生逾80万;带领教学团队完成了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0省区公安禁毒、禁毒教育师资、禁毒社会化工作骨干专项培训,覆盖9000多人。
初心使命:要立德立行
记者与他约采访时间,范斌却说:“我干的就是教师本该干的工作。7月份,又是我一年一度支教的时间。”
从2012年起,范斌便主动请缨赴西藏援藏支教,此后10年间,他19次带领禁毒教学团队进藏送教培训,覆盖民警和禁毒社会化工作者4000多人。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打造出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禁毒工作的支教品牌。
有人说:“做宣传有啥难的?摆个桌子,发个宣传页,不就走个过场。”可记者见到范斌的宣讲,这个“过场”一走就走了二十几年。
他,是我省最早的禁毒教育教学工作者;是我省最早的禁毒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实施组织者;是我省最早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材与读本撰写者;是我省最早向全国10省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禁毒教育培训的实施者;是我省最早的本科公安专业——禁毒学专业的首创者。
走到哪、讲到哪;讲到哪、影响到哪
鉴于常年从事禁毒教育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范斌曾3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他先后受聘成为国家禁毒委员会禁毒教育智库专家,教育部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副组长,山西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评估处理专家、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省级中青年专家,山西省禁毒宣传形象大使。他的荣誉更是数不胜数,从市里到省里,2010年更是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2年获“山西省优秀禁毒教育工作者”,2013年获“全国禁毒宣传教育讲课比赛社会组一等奖”,2017年获“全国公安禁毒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
“头衔、荣誉,都是对过去努力的一份认可,对未来就是鞭策。”范斌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是“老师”,并时刻谨记“为人师者立德立行”。(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