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房间、整齐的床铺、婴儿座椅、毛绒玩具、儿童读物等物品摆放有序,干净整洁……一方小天地,尽显“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对服务品质提升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近日,阳泉市城区人民检察院成功办理全市首例母婴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圆桌会议+检察建议”促整改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全国首家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沉浸式文旅园区,是山西省首批15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单位之一,也是阳泉市文旅行业的新名片。今年4月,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即将向社会公众开放,但未配套建设母婴室,不利于特殊群体利益保护。
该院坚持依法能动履职,采用圆桌会议形式邀请文旅、工会、工信、妇联等部门共同沟通、良性互动,协同履职、形成合力,使“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母婴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监管主体不明确、建设标准不统一、申报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在诉前及时得到解决,并当场向相关行政机关送达检察建议。之后,在相关行政机关督促下,“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紧锣密鼓地开展母婴室建设工作,于5月4日开园前完工建成。
“督促落实+人民监督”提实效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占地145亩,分东、西两区。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已督促东区文化园按照星级标准将母婴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建的西区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儿童教育区,下一步,西区将结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实际需求,着力打造更高星级标准母婴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更好展示文化园人文气质、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
6月7日,城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来到“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开展检察建议督促落实,实地查看母婴室整改情况。人民监督员对城区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取得的效果表示认可,并肯定了检察机关将监督场景从会场向现场延伸,从院内向院外拓展的监督模式,更全面、真实地展示检察机关的履职过程、办案情况,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会签文件+工作机制”聚合力
以办理此案为契机,城区人民检察院与区妇联会签《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权益保护的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联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培训等制度,形成法律咨询、相互配合、支持起诉等协作方式。这是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此案的有效延伸,对加强侵害妇女公共利益行为整治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和妇联组织职能优势,实现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保护有效衔接,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城区人民检察院将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检察情怀,在法定领域深耕自作的同时,积极稳妥拓展新领域,全方位打造“4+5+N”公益诉讼办案新格局,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孔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