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临汾市安泽县飞岭村文化广场上,当地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节目,让村民看得目不转睛。
“群众只要扫描牌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法律顾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触手可及、扫码即用的法律服务。”安泽县司法局局长李拴香说起“一码通”的益处津津乐道。
7月26日,“三晋法援基层行”采访团走进安泽县,站在荀子故里府城镇飞岭村村口,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观看普法节目,有笑声、有掌声,安居乐业的祥和氛围扑面而来。
扫扫“一码通” 法律服务就到家
“治理之道莫过于安民,安民之道莫过于察其疾苦”,为了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法律服务,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推广乡村法律服务“一码通”,平台里有法检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二维码张贴在全县66个行政村和5个居民委员会。
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平台里公布的律师、司法所和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方式,进行免费法律咨询,同时能快速了解公证、法律援助、免费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需要提供的材料等,实现“随手能及、扫码即用”的“零距离”法律服务。
今年5月,飞岭村就有两户村民发生邻里纠纷,其中一名村民见到村口张贴的“一码通”,抱着“试一试”心态联系到本村的法律顾问和府城司法所人员,他们及时赶到,和村干部一起,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让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今年以来,通过“一码通”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19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
说唱打快板 法援宣传氛围浓
“有什么难题,可以找法律援助。”飞岭村土生土长的王大妈看完普法节目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常常在村子里举办。
线上线下、台上台下,哪个宣传阵地也不能丢。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组建普法小分队,自编自演普法节目,进村入户。线上通过微信推送普法信息、开展网络知识答题;线下通过设置宣传栏、服务指引牌、发放宣传彩页、开设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法律七进”。此外,还通过电视台发布服务公告,在电视台开办荀乡普法栏目。
“法律援助是一项惠民工程,‘法润民心,援梦三晋’为主题的法律援助宣传月里,我们已集中培训4次,进村入户10余次,为的就是让群众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力争让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最大化。”有多年司法工作经验的李拴香深知宣传的重要性。
困境伸援手 为民惠民要实诚
“惠民心、暖民心、贴民心、连民心”,四心所至皆为“民”。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打好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组合拳,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维护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供坚强保障。
“去年5月,我父亲不幸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故,因为赔偿问题无法达成和解,无奈之下求助于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安泽县的余红江给记者讲述了他的受援经历。
谈起那段时间,余红江心有余悸,父亲的离世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添拮据。山西骁骥律师事务所的刘长斌作为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律师,走进了这个遭受变故的家庭。
“赔偿标准的认定是最大的难点,按照相关规定,误工费的计算是需要提供三年的收入证明。”可眼下,余江红的父亲是农民该如何证明呢?刘长斌查找翻遍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所有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让他找到突破口,为余红江一家争取到40余万元的补偿款。
“我们为农民工、贫困户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扩大援助范围,拓宽援助渠道,发挥专业律师法律援助在保障各类受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安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健介绍道。
安泽县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机关退休人员等11人组成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轮流坐班,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协助人民调解、开展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
2020年以来,中心共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205人次,满意度100%。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受理29件。
今年6月,安泽县率先完成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两项目标任务,在临汾市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