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厚重的足迹 奋斗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2-06-13 00:00 浏览量:9

70年来,一代代监狱民警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书写了奋斗青春的时代篇章。
  70年来,一代代监狱民警,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描绘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美好画卷。
  70年来,一代代监狱民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奏响了一篇篇承前启后的发展乐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在鲜花盛开的季节,阳泉一监迎来建监70周年的历史时刻。

栉风沐雨 风雨兼程

  “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西,刘备山脚下,我省第一所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阳泉第一监狱就坐落在这片孕育光明与新生的希望热土上。
  建监70年来,无论是高墙偎拥山峦叠翠,还是狱园远离都市繁华;无论是春潮溢彩井架增光,还是乌金滚滚煤海泛浪,荫营人70年如一日,风雨如磐、岁月如歌、修正人生、奉献光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1952年5月建监,一代又一代监狱民警,头顶着庄严的警徽,承载着光荣使命,用青春奉献,用忠诚担当,绘就了一幅壮美的历史画卷。此刻,就让我们以时光为轴,展开这幅画卷,一览阳泉第一监狱发展的光辉历程……
  1984年,这里在全省首家创办了“育新学校”,所进行的“三课”教育在改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86年,在全省首家推行实施了《罪犯改造双联考核》制度,在科学改造罪犯方面显示了相当的前瞻性;1997年5月,被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成为全省第一家“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同年12月,又被国家司法部首批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跨入了全国监狱系统的先进行列,成为全省第一所“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岁月如歌 初心如磐

  阳泉荫营煤矿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基地,在坚持“依法治监”的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兴矿”活动,使煤炭生产由原来开采、运输全靠人力与牲畜的落后生产方式,经过3次大规模矿井改扩建后,发展成为一座采、掘、开、机、运、通等生产要素达“部级”标准的现代化煤炭企业。在这座点燃光明的煤炭基地上,上亿吨优质无烟煤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创造的几十亿社会财富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沧海桑田、人间正道,砥柱其间的无疑是阳泉一监人薪火相传的文化和精神。这是一幅历经70年不懈努力的奋斗史,在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凝练成“团结、实干、开拓、奉献”;这是一首历久弥新不忘初心的交响曲,在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铸造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矿山之魂。经过70年的风雪洗礼,经过一代又一代荫营人的努力和奋斗,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岁月的变迁里,成为一代代荫营人的精神家园。
  70个春秋,阳泉一监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凡之路。在这段不平凡的征途中,有创建初期的艰难,更有蓬勃发展的自豪。这段不平凡的征程,记录了阳泉一监人的团结拼搏,展示了敬业奉献,见证了忠诚担当。

深化改革 继往开来

  在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阳泉一监全力守住了疫情防控“五零”防线;监管安全实现连续25年无押犯脱逃和“四无”目标;监狱企业连续12年杜绝了重伤以上安全事故,多项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整体工作在安全中实现了新发展,在稳定中实现了新突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之年,是全省监狱系统全力挺进全国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是阳泉一监建监70周年,是监狱退矿后重新布局谋取发展的起步之年,更是新一届党委组建后的开局之年。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期待有新作为,阳泉一监党委提出高举“一面旗帜”讲政治,打好“五场硬仗”保安全,聚力“六大突破”谋发展,聚焦“五大抓手”强管理,实施“六项举措”惠民生,强化“六个导向”抓队伍的“156566”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推进“党建、安全、发展、管理、民生、队伍”六大工程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寻求新的更大突破、更大成效,携手煤业,共谋发展,全面推动监狱和企业开新局、上台阶。
  追昔抚今,鉴往知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阳泉一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狱铁军,统筹安全和发展,在省监狱管理局“八大工程”上持续发力、推进落实,续写阳泉一监逐梦前行的崭新篇章。

(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郭清 李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