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让社会治理步入良性轨道。
多年来,阳泉市矿区法院将诉源治理工作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上逐渐探索出“矿区法院”模式。
开辟诉源治理,应对持续增长的司法需求
面对持续增长的司法需求,如何提供充分的法治化治理资源供给,有效化解持续激增的涉诉矛盾纠纷,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无疑是基层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核心。
阳泉矿区具有城郊接合、矿居交融、人口密度大、工矿企业多的特点,衍生出许多新型、复杂的矛盾纠纷。此外,相邻关系、物业矛盾、家事纠纷等案件数量也逐年递增,法院审判压力骤升的同时,也成为市域综合治理的难题。
面对现状,矿区法院充分调研矛盾纠纷多发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在2021年提出“能力提升年、作风转变年、担当有为年”工作计划,以诉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力争在2022年实现诉讼案件数量稳中有降,案件质效稳中有升。
“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让群众少打官司”,这是矿区法院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追求的目标。打造集巡回法庭、法官工作站、诉调对接中心、诉源治理办公室“四位一体”,覆盖街道、社区、企业三级纠纷服务网,健全完善“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该院以贵石沟法庭为试点,建立法官工作站、提出创建“无讼社区”“无讼企业”工作目标,利用“五方联动”建立“五级预警”实现“五级调解”,努力打造“源头预防、非诉挺前、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品牌,并向矿区其他5个街道进行延伸辐射,效果显著。
诉源治理工作在群众中反响热烈,并得到省、市、区等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高度关注与认可。随着诉源治理工作的深入,今年上半年,该院一审诉讼案件收案数实现同比下降25.59%,而该院审判质效有了明显进步,诉源治理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得到充分印证,更坚定了该院构建诉源治理体系,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党建引领为根本,打造诉源治理“红色阵地”
矿区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充分发挥党委的主导引领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入推进诉源治理。
今年年初,经多次大走访、大调研、大座谈,矿区法院逐渐形成诉源治理新思路、新方向,即通过党建引领为根本,走好诉讼与非诉两条解纷主线,以多元解纷、开展劳动争议解纷、物业纠纷化解为抓手,实现诉讼案件数量稳中有降、审判质效稳中向好、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角度、抓源头、重实效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当下矿区法院干警已经在服务营商环境、提高审判质效、推进诉源治理等工作中,形成了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围绕“党建+诉源治理”工作思路,开展“天平”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在落实“双学双促”学习教育制度、开展司法服务活动、打造窗口诉讼服务示范点上下功夫,组织开展“禁毒”“防诈”等宣传,帮助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以“天平党员服务驿站”为枢纽,精准对接各类调解主体、调解组织、基层治理单位,及时向上级党委汇报相关工作,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红色阵地”,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发力的“党建共联、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对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接受度、可预期性不断增强,更愿意选择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多元解纷渠道化解矛盾。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社会矛盾应当由社会共同化解;让全体干警认识到,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无讼是最好的答案。
走好两条主线,“双轮驱动”实现高效化解
面对社会转型、矛盾增多、纠纷复杂、案多人少等矛盾,该院坚持司法裁判和非诉解纷“双轮驱动”,在公正高效审理诉讼案件的同时,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合理疏导分流各类纠纷矛盾,实现纠纷的实质化解和高效化解。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中,该院有“三驾马车”: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简案快审。
诉源治理,深耕细作,司法服务靠前,法律指导靠前;多元解纷,进中求新,服务群众零距离;简案快审,好中求快,跑出办案的加速度。
围绕四个目标,推动诉源治理见实见效
诉源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社会治理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该院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并举”的工作原则,在结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路径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引领、推动和保障更多力量资源协调参与,从而形成持续改善治理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螺旋式”效能上升。通过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力争达到诉讼案件数量稳中有降,审判质效指标稳中向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目标。
今后,矿区法院将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社区法官工作站”,通过早发现、早指导、早介入、早处置,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汇聚多方力量,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广泛邀请社会力量参与诉前多元解纷,形成由法官牵头、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化解的“调解联盟”;结合矿区特点,探索“专业化、精细化”专业法庭建设,设立针对劳动争议多发的情况,建立山西首家劳动法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坚持和总结“法官进网格”等经验做法,定期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风险评估、分流辅导等服务;强化信息化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街道、进网格、进企业,通过线上汇聚多方调解力量,进一步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应,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