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丘县把加强到村任职大学生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着力培养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干事创业。这些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的青年才俊将无垠的乡村作为他们磨砺羽翼的广阔舞台。他们踏入田野手中紧握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物件而是寓意深远的“日常之宝”、“酷炫装备”
宋小薇的公文包
“你看,提着公文包的那个姑娘又来啦,咱们有啥不懂的政策可以询问她,有啥困难也可以跟她反映,她都会一一记下来的”村民李红明说道。
时常提着公文包穿梭在人群中的姑娘是灵丘县赵北乡的到村工作大学生宋小薇,她曾是一个单肩包、斜挎包、手提包不离手的姑娘。可自从到村工作以来,一个简简单单的公文包取代了所有,她手中的公文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办公用品,它背后承载着到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责任担当以及对乡村未来的美好憧憬。包里满满当当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本、摸排表、宣传单页、村民问题反映清单、雨伞、充电宝等等,都是日常工作的见证者。
她带着公文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也利用拍摄和直播爱好,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的语言讲解国家政策、记录农村生活、售卖土特产品等,真正利用公文包里的工具,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落实,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三山村的大喇叭
“大家有需要捎的药物和其他用品,下午来村委会跟我说一声,或者给我打电话也行......”三山村的广播喇叭又响了起来。
三山村“空巢”老弱人群占比较高。因大多数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为将便民政策送入万家,到村工作大学生李灵杰巧用村内广播平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药物,为老百姓宣传政府各项便民政策。同时,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工作也依托于话筒进行的如火如荼,老百姓将各项补贴和实惠了然于心,他也真正将“大喇叭”发出了“大声音”。
李世政的小草帽
“这顶小小的草帽,不仅可以遮阳避暑,也见证了我在小寨村工作的点点滴滴”。李世政说的草帽,是他到村工作第一天,灵丘县小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八孩送给他的。戴上草帽,脚底沾泥,这不仅是老书记对他的嘱托,更是他融入村庄,融入群众的必经之路。
村情民情调研、环境卫生检查、矛盾纠纷调解、农户旱厕改造、消防安全演练、防火防汛督查、自建房安全排查......一项项的基层工作中,都出现了他戴着草帽来回奔波的身影。随着工作的深入,他对村内大小事务了解越发细致,逐渐土气的外表下,是愈发坚定的为民服务的初心。
秦志权的麦克风
“来来,给大家拍照啦。”“老年食堂的饭怎么样啊,吃的还可口吗?”“欢迎品尝我们自己种的核桃,个个味道醇香,果实饱满。”秦志权是灵丘县下关乡的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镜头下的他正热情的推荐着自己的村子。2021年到村任职以来,为了更好的宣传下关乡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和优质农产品,他利用空闲时间去采访村内群众,拍摄短视频。
两年多来,他利用周末时间,几乎走遍了下关乡的所有村落,走村入户、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采访镜头。爱好摄影的他将村落中的人、景、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剪辑制作成一段段视频,通过抖音、视频号平台播放,累计发布短视频作品200多个、播放量120.5万次,获赞3.3万次。(马明清 李慧龙)
责编: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