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好像偏爱山西这片土地,于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它走过的痕迹。”
去年5月,某知名直播电商平台的山西之行因句频出,不断爆上热搜。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依然“后劲儿”十足。
刚刚过去的2023年,“山西”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度越来越高,“好评”也越来越多。山西成了继淄博之后的“网红”新地标。
这一年,山西文旅抓住旅游复苏的“红利”期,找到“流量密码”“火热出圈”,无论线上与网友,还是线下与游客,都达成了“双向奔赴”。之所以能够“上大分”,文旅消费回暖,离不开各类惠民政策的相继推出,也离不开银行业“输血”“强心”“固元”多管齐下的支持。近年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引导各级机构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与政务、产业、消费的联动,着力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为文旅产业再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激活一座城
让古城焕发“新生机”
(图/孟雨妍)
“过大年,来大同!”“大同年,大不同!”
新春假期,装扮一新的大同古城,典雅雍容,文韵沛然,华灯竞放,流光溢彩,一场以整座古城为舞台的文化盛典正在全面展开,激情迸发大同文化魅力,全面展现别有风味、别具一格、别样精彩的欢乐大同年。
作为曾经的“煤都”,在此开采出来的煤炭,沿着大秦铁路,这一中国能源大动脉,运向秦皇岛港,再经海路运往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曾经那个靠着重工业为主要经济体的城市,在近些年来已经逐渐在摆脱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大同的经济体变得不再那么单一,这座上千年的历史古城,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大同文旅产业驶入“快车道”的背后,处处有山西农信的影子。
近年来,当地的大同农商银行先后重点支持了“同古城东南隅广府角街区修复、古城东北隅柴市角历史风貌区民居修缮项目、古城西南隅民居修复工程等6个在建项目,为古城修复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图/孟雨妍)
近日,一款国潮手绘展现大同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和美食特产的“新晋界”信用卡一上线,就成为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宝藏”卡。作为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新晋界”城市印象系列信用卡的首发城市之一,这是山西省农商银行推动金融文旅融合的又一次新尝试。除了推出文旅主题信用卡,大同农商银行还不断优化银行卡产品权益,推动金融服务融入文旅生态,参与运营“云冈大景区文化长廊、古城旅游一码通、文化旅游元宇宙、地接中心”等智慧文旅服务项目5个,让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还可享受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大同汇聚流量、留住人气。
截至目前,山西省农商银行已向大同辖内40多户文旅相关主体发放贷款12.38亿元,打造文旅相关支付场景167个,全力支持全市“文旅+体育”“文旅+通航”“文旅+康养”“文旅+数字”“文旅+工业”等产业融合项目,点燃文旅产业“新引擎”,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大同,如今大不同。
除大同外,忻州农商银行推出“古城快贷”,满足忻州古城商圈内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行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孝义农商银行授信1亿元支持孝义古城保护性修复开发......在山西省农商银行的全方位赋能下,三晋大地上的一座座千年古城“正青春”!
为产业赋能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图/巩劭杰)
在古城平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吃平遥牛肉,不看推光漆,枉来平遥。”
走进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博物馆,衣柜、屏风、漆画、首饰匣等,各式精美的推光漆器映入眼帘。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保护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宝,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的路上少不了资金支持。作为中国四大漆器之一,2022年,平遥推光漆器和平遥牛肉,入选山西省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近年来,平遥农商银行已经为特色专业镇龙头企业授信1.03亿元,针对牛肉、漆器产业链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特别推出“兴农贷”、“兴旺贷”、“兴业贷”等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为150多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需求6500余万元。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111”限时办结机制,即一天受理、一天对接、一天办结,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老味道、老技艺在新的时代绽放了出夺目光彩。
灯光渐暗、音乐响起,一面白色幕布,一张案板,一束灯光,在两位表演者的一牵一引之间,每个影人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或打或停、动作自如,上天入地、活灵活现,神奇的光影世界中,打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一面布屏,营造两个世界,幕布前100多名观众如痴如醉,台后皮影艺人指尖飞舞。
这是位于孝义市我国唯一的皮影木偶专题博物馆—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一场原汁原味的皮影表演、丰富饱满的皮影故事让广大游客全方位走近孝义非遗,感知传统魅力。
(图/刘瑞睿)
从事皮影雕刻的山西工艺美术大师胡先生,就是农商银行的“铁粉”,在农商银行的帮助下,他又有了新的“工作室”,在博物馆旁一座以“孝•义”主题打造地方传统文化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从硬件布置到文化墙设计处处体现着当地非遗精粹和农信文化元素,吸引众多快递小哥、交警等户外工作者到此驻足、休息。
(图/郑宇)
而同样在晋商故里晋中市,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与拥有16个系列、265个原创IP版权的某文创公司联动,围绕晋商文化、关公文化、古建文化等创作独具山西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利用“两节”营销旺季,在营业大厅开辟专门展柜,拓展中间业务,实现传统文化宣传和业务模式创新双赢。
金融与文化双向奔赴产生的化学反应,某种意义上是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相互契合。山西省农商银行各级机构通过强化信贷支持、完善金融服务,深入挖掘山西传统工艺资源优势,着力塑造特色品牌,培育新型业态,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为山西绛州澄泥砚、稷山灯笼、泽州铁壶、潞城布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转型发展,增添金融新动能、培育金融新优势。
农、银、旅融合
乡村游成为“新业态”
(图/李舒婕)
“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
“尔滨”火热出圈成为近期互联网热门话题之一,这个冬天,冰雪旅游成了现象级“网红”。
在太原北郊宇文村,一场冰雪“嘉年华”火热开园!上百人正在“嗨玩”雪地转转、雪上香蕉船、雪地摩托、雪地卡丁车、无动力雪车、雪地小火车、冰上自行车等游玩项目。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设置了很多游乐项目,除了冬天的冰雪项目,还有露营和马术、射箭等户外运动。”宇文河生态庄园负责人介绍说,经过调研,发现当代年轻人更喜欢近郊露营与户外活动,尤其喜欢到田野中放松心情,他便承包了205.62亩地,用于开发乡村休闲旅游。
从园林绿化、游乐设施建设到农家乐庄院旅游项目开发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宇文河生态庄园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太原农商银行不仅为其授信300万元。还在疫情期间,根据其经营周期和资金回笼周期,不断加大对该企业支持力度,降低其经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游乐设施建起来,“软服务”也在逐步提升,如今庄园里草坪婚礼、草地party、团建活动等服务广受欢迎。
除此之外,太原农商银行与宇文河生态庄园就“绿色农场”项目开展异业合作,项目模块涵盖科技类、艺术类、农业类、生活能力类、人文类等,内设有山西手工艺术体验馆、山西民间技艺馆等,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的同时也给农商银行客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增值服务。
“解锁”一次乡村体验游,近年来,成为了很多市民假期度假新选择。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怎样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怎样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金融是一项关键要素。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山西农信将乡村旅游作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信贷产品,用金融“贷”动乡村旅游,帮助更多老百姓吃上“旅游饭”。
在长治,平顺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兴农金”“安家贷”等产品,并顺应数字金融服务文旅产业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民宿经营管理信贷风控模型,帮助客户经理在贷前尽职调查、贷中授信准入和贷后管理中更好的评估民宿经营风险。先后向布阿佳半山窑洞、东坪山居、花椒谷、虹霓轻奢露营基地等精品民宿提供资金1.6亿元用于改扩建,帮助完成向“高端”民宿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在太行山生根发芽,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4500余元。并且该行创设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民宿产业融资服务”2023年还被公示为山西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在运城,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踏上旅游 “快车”、共享发展红利,永济农商银行相继推出“民企通”“致富贷”“商户通”“粮贸通”“创业通”等多种金融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的加速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答卷呼唤新担当,新赶考不断新突破,60多年前,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山西的“名片”。未来,山西省农商银行将持续挖掘地方文旅特色,发挥“金融+文旅”创新融合的力量,为地方文旅赋能,做优文旅产业的金融保障力,让三晋大地持续唱响“人说山西好风光”!(李明辉、王学冕)
责编: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