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位于娄烦和交城、方山交界处,海拔2708米,因其海拔高、顶入云端而得名。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景观,加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其成为云顶山保护区最有典型意义、最有科研价值的地域,具有较高的保护、科研、生态、人文和康养价值。
2022年以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林草局的安排部署,聚焦整体优化生态体系,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通过实施华北水塔重建区云顶山退化草原侵蚀沟治理示范工程勾皴点染,绘草原山水,为草原增色。
在修复过程中,云顶山保护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出发,按照“全面恢复、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定了三种修复措施:一是近自然修复。对草地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围栏路线,进行围栏封育、禁牧、休牧和轮牧等。二是人工促进修复。主要措施为侵蚀沟治理、松耙、划破草皮、浅耕翻、补播、施肥等。由于云顶山高山草甸雨水侵蚀严重,在人工促进修复中,将侵蚀沟治理作为实施重点。山体坡度在10-30°,水蚀切割深度在1米以上的草原,采用植草袋种植技术。山体坡度在30-70°,水蚀切割深度在3米以上的草原,采用土方工程,筑坝覆土,补播草种,施肥促壮,并设置围栏,封禁保护。三是有害生物防治。选用D型肉毒素生物药剂,采用按洞投放法对区域内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达乌尔鼠兔、中华鼢鼠等主要鼠害进行防治。选用绿僵菌,采取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采用人工清除或火烧的办法,对主要毒害草鬼见愁进行根治,然后深翻40厘米,按照补播改良措施重新补播。
云顶山亚高山草甸保护与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云顶山保护区将继续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近自然生态修复理念,进一步加大对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的保护力度,开展林草融合课题研究,探索总结修复治理、监测保护、科学研究等系列经验和做法,提升科技治草能力,促进众多物种均衡生长,保持草甸生物多样性,促进草甸生态平衡,努力为山西“草原增色工程”建业绩、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