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晋中统筹推进土地综合利用

发布时间:2022-06-01 00:00 浏览量:0

  今年以来,晋中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制度,统筹推进撂荒地综合利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目前全市已复垦撂荒地4.81万亩。
  统筹部署促责任落实“严起来”。市政府向11个县(区、市)颁发了2022年度粮食安全等10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书,制定出台了《晋中市关于稳定粮食生产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抗旱保面积保春播防撂荒的紧急通知》,市农业农村局就做好防止耕地撂荒做出专项部署,进一步压实县乡主体责任。
  政策引导促复种积极性“强起来”。市委、市政府采取复垦面积按国家地力补助标准予以补贴等措施,引导和防止耕地撂荒,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和积极性。榆社县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在撂荒地复垦,在复垦撂荒的确权耕地上当年种植农作物规模达30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补助资金用于复垦农机作业费用和生产资料购置补贴等。同时,全市明确提出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格,待复耕复种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
  宜机化改造促小块耕地“连起来”。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通过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机械化作业减少零星地块撂荒,加大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力度,改善耕作条件,避免土地撂荒。灵石县2021年2.5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矿山恢复治理基金7039万元,共计投入1.24亿元(亩均投资4900元,是省定标准的3.27倍),通过全部消除2亩以下的地块,将碎片化的耕地化零为整、小块田并大块田改造6000余亩,使3100亩撂荒地恢复了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撂荒率,并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之前的26%提高到100%,实现了“撂荒地变良田”。
  流转托管促闲置耕地“用起来”。引导常年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给大户,以农场形式集中耕种,避免出现耕地闲置和撂荒。特别是大规模推广寿阳县“双层经营-两次分红、一地三收”和平遥县左家堡村“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规模经营”等生产托管典型模式。今年平遥和之瑞联合社托管耕地10万余亩,既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春播生产,又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节本增收和规模化集中发展;寿阳金穗合作社托管面积1.5万亩,带动南燕竹村群众实现了土地保底收入(1100-1300元/亩)+二次分配的溢价收入+务工收入“一地三收”,避免了撂荒。
  挖掘特色促产业发展“活起来”。在和顺、昔阳等东山丘陵区带动群众重点发展杂粮、线麻、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在左权、灵石重点发展核桃等林果种植,有效促进撂荒地复垦,盘活耕地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和顺县还出台了《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实施办法》,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特色种植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