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山西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明确,到2025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长治市沁源花坡草原、晋城市沁水示范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任务。
据悉,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山西沁源花坡草原、沁水示范牧场被确定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单位。
指导方案要求,试点建设应遵循和把握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坚持系统规划、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坚持科学管理、服务民生5条原则。
围绕建设内容,指导方案着重从生态保护与恢复、合理利用与示范、生态旅游与科普、科研监测与评价、基础建设与管理5个方面,对草原自然公园的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明确具体要求。
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位于长治市沁源县西北部王陶镇花坡村和岭上村,草地面积约8000公顷,其中可规划用于公园生态旅游休闲的面积658.4公顷,属山地草甸类草地。沁水示范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草地面积约2000公顷,其中可规划用于公园生态旅游休闲的面积998.33公顷,属暖性灌草丛类草地。
指导方案明确提出了试点建设的“时间表”,即到2022年5月底前,完成试点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到2022年6月底前,各试点单位根据总体规划,完成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到2025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任务;到2025年8月底前报请国家进行验收,并向社会开放。
“试点建设的开展将为加强山西草原生态保护,发挥草原生态的多重功能,规范草原的合理利用,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红利,提供一种新的生态实践。”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