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晋中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7个月,该市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经济秩序稳定恢复。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
在国家、省、市出台煤炭增产保供相关政策措施带动下,该市煤炭工业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累计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7.8%。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1至7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6亿元,同比增长5.9%。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该市新兴产业投资持续向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4.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新材料完成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669.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成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241.6%;新能源产业完成投资9.9亿元,同比增长75.7%;节能环保产业完成投资99.5亿元,同比增长18.0%。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3.2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981.8%;新能源发电投资28.5亿元,同比增长1182.7%,特别是在三峡能源昔阳县首期50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的带动下,该县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全市新能源发电投资比重达37.2%。
受总体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影响,该市消费市场稳定恢复。1至7月,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别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书报杂志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0.5%、48.8%、21.2%、19.0%;受学生开学购置智能产品需求增加、政府发放家电消费券刺激消费等因素影响,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1.4%、18.2%、17.4%;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类消费持续增长,1至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133.7%,延续了上半年的倍增态势(123.3%)。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快增长,四大主体税种支撑有力。1至7月,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8.2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3.1%,自然口径同比增长5.4%,比去年同期增收6.1亿元;税收收入完成91.9亿元,自然口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增收20.4亿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四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68.2亿元,同比增长35.2%。7月当月完成收入13亿元,占7月份税收收入的81.0%,有力支撑税收收入。金融存贷款稳步提升。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2.6亿元,比年初增加373.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32.4亿元,比年初增加157.1亿元;存贷比为65.60%。
与此同时,市场主体迸发活力,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物价指数小幅上涨。
1至7月,该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81956户,同比增长28.2%,其中,新登记企业78216户,同比增长22.0%。全市“四上”企业新入库55户。
1至7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25.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1%。工业生产电力消费量为10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3%。
1至7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3.3%。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