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同市平城区残联积极构建残疾人证办理“零障碍”服务体系,切实破解残疾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痛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为残疾人新办证、残疾等级变更等3600余人,其中新办证951人、等级变更1646人、到期换证等1025人,使残疾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
宣传到位“入民心”。根据省市相关政策,平城区残联制定了《关于对平城区残疾人证到期等情况处理办法的通知》及《到期换发<残疾人证>补充细则》,并利用全国爱耳日、助残日等大型活动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社区)残疾人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将评残标准、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咨询电话以及残疾人证到期换发、跨省通办、挂失补办、残损换新、注销迁移等关乎残疾群众办证的事项对外扩展性公布,让残疾群众了解相关政策规定。
简化程序“惠民心”。依据相关规定,结合平城区实际,平城区残联出台了《关于在残疾人证办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七点要求(试行)》《关于调整平城区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的公示时间》,并下发到各街道残联,最大限度地压缩材料审核、数据嵌入、制证、发证等环节的时间,将残疾人申请到办结发证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此外,为合理简化办证流程,平城区残联将办证、换证的初申工作下放至各街道残联,便于残疾群众就近申请办换,并反复向各街道残联强调办证、换证、盖章、填表的流程细则,做到层层把关,高效换发。
精准服务“暖民心”。平城区残联大力推行“微笑办证”“文明办证”“依法办证”的服务标准,针对智力、精神、肢体等重度残疾人,采取因人而异的服务方式,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对于无法自行前往鉴定医院的疑似重度残疾人,形成了由本人申请—社区登记—街道上报—区残联组织实施的流程,区残联根据疑似残疾类别,主动联系评定医院(机构)开展上门评残鉴定服务,截至目前,已鉴定89人,使其尽早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残政策。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剑 通讯员 杨涛
责编:吕彬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