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我省首批80家省级社会组织组队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10 08:35 浏览量:75

“今天来大直峪村,目的就是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实地对接,了解村里发展现状,群策群力谋划村里今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2月2日,在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大直峪村干净整洁的巷道上,省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相军边走边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怎样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优势、资源链接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


12月1日至3日,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在阳曲县联合举办山西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80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成立首批“山西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助力队”,发挥社会组织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持续发力,探索我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蹚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聚焦乡村产业发展


注重乡村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发挥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太忻经济区重大战略的作用,以‘助力队’的形式与对接村形成结对助力帮扶关系。”省民政厅社管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增杰说,“本次8个‘助力队’与阳曲县8个村签订了3年的助力帮扶协议。”


据悉,近年来,我省有2903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参与扶贫项目1544个,累计投入资金约8.37亿元,受益人群约121万人次。


此次组建8个“助力队”,是为全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


据悉,“助力队”将发挥行业影响力,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资、技改、销售等方面开展对口帮扶服务,助力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引导服务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导帮扶在农村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助力农村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营主体的快速培育,切实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助力队”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并融入乡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搭建与运营,助推法律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技改服务等多种人才扎根乡村、赋能乡村,将借助自身资金优势、技术优势,通过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促进乡村文化提升


助力乡村生态保护


西黄水村是阳曲县侯村乡的一个千年古村。


“该村近年以凤凰寨、风格梁、桂麟门等历史、文化为故事核心,结合村内民宿、采摘业发展,着力打造‘游在西黄水、住在西黄水、乐在西黄水’的互联网 旅游模式。”刚组建的第一助力队队长、省品牌协会会长邢尚新说,“下一步,如何将这一优势资源发挥好,以此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助力队’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魅力’西黄水品牌。”


邢尚新介绍,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塑好形,也要铸好魂。对西黄水村来说,如何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优势,深挖文化底蕴,传承乡愁记忆,推动本土特色文化创新性转变、传承式引领,让传统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责任重大。不仅要引导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下大力气促进农民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针对保护乡村生态和绿色发展,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宋坤政说:“将利用社会组织的组织和资金优势,努力使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理念真正深入人心,逐步转化为常态的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和保护政策,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农业产业;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生态系统保护机制,为统筹实现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注入新动能。”


推进乡村组织建设


助推基层有效治理


今年年初,省民政厅印发了《山西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10月份,省民政厅又在太原组织了“山西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省130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了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投入资金2亿余元,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海兵说,“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要与我省建设太忻经济区统筹推进、融合发展。”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解决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


宋海兵说:“社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支持村党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坚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积极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建共抓、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探索与农村党建的契合点,提升党建引领力、发展推动力。鼓励符合条件、有意愿的社会组织代表担任村支书、村主任或荣誉职务,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双方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太忻经济区发展,再谱新篇、再立新功。”


记者了解到,此次省民政厅创新性地集中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社会组织组建“助力队”,与对接村建立持久合作关系,其核心就是为达到“助力一村、振兴一村,成功一例、带动一片”的最终目标。


评论:


是责任,更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