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永济市:构建“三大体系” 激活基层治理 “红色引擎”

发布时间:2022-06-28 00:00 浏览量:126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永济市聚焦基层治理抓什么、如何评和怎么用,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首创,着力构建责任、考核、奖惩相贯通的三大体系,以全链条全周期考评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明责任点燃“红色引擎”

近日,瓜果梨桃等农产品大量上市。永济市栲栳镇党委政府结合农民需求,组织开展了一场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绿丰乳瓜、裴牌面粉、海大集团小龙虾、新鲜油桃等特优农产品和诸多网红一起,亮相抖音直播平台。一些机关干部也客串主播,为栲栳农特产品站台代言。短短八小时的直播,点赞量突破百万,观看人数达6万多人次,下单商品近两万余元。负责组织活动的栲栳镇宣传委员王甜告诉记者,“自从基层治理引入了‘清单制’,基层干部沉在一线的时间多了,花在服务群众和干事创业上的心思精力也多了。”

王甜嘴里的“清单制”,是永济市构建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责任体系中的一部分。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千头万绪,镇街道权小责大、统筹能力不足、条块协同乏力等问题长期存在。为切实解决基层治理的难题和无奈,永济市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主线,按照厘清职责、明晰权责的要求,高标准编制镇街、村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镇街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五大清单,全力做好管理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五大清单包含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完善镇街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党建班子网络治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基层基础保障、科学精准专项考评、落实市委责任、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其他党建工作任务等9大指标,特别是在统筹调度执法力量、推动审批服务下沉等方面厘清了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职责边界,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做到了抓能力、建网格、促发展、强阵地全覆盖。 “照单履职、按单办事,既做到了为基层强权赋能减负,又健全了基层党(工)委对重点领域和重大工作的领导机制,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统领社会治理的能力。永济市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峰说。

抓考核催生内生动力

“怎么考”决定着“怎么干”。

永济市把抓实抓好考核作为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关键之举,围绕责任体系,分类优化设置考评内容和标准,着力构建多维考核、多元识别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考核体系。 以科学考核考出压力和动力,激发干劲与活力。

注重多元评价。按照“县考镇、镇考村”的要求,把考核方式细化为定量考核、组织评价、群众评议、综合加减分四项内容了,其中责任体系9大指标定量考核30分,组织评价40分、群众评议30分。新的考核方式在过去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官考”、“民评”的分值比重,考核的主体既涵盖组织,也涵盖个人,方式更加灵活。

注重实时跟踪。在工作实践中,推行周碰头、月通报、季评价、年总评的考评机制,对各乡镇、城镇办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全程跟踪问效,确保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考核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将“考一时”变成了“考一贯”,避免‘平时不算账、年终算总账’。

注重结果运用。按照年终考核最终得分,将考核对象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优秀”比例不超过10%,“一般”和“差”比例不少于10%。坚持正向激励,强化反向约束,镇街年终评定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公开表扬通报,优先提拔使用;考核评比结果为“一般”及以下等次的,进行组织约谈活组织处理。“在上个月的环境卫生评比中,我们村受到了表彰奖励,而邻村的书记给了一个处分。”开张镇东开张村党支部书记余艳萍告诉记者,“现在干好和干坏,真的不一样。”

重奖惩激活一池春水

考核评价,考是基础,用是关键。永济市聚焦“怎么用”,着力构建奖惩体系,不断增强考核评价对推动工作的目标引领和保障支撑作用

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拓展到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农村家庭、兑现乡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等七大类别,分层实施;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积分管理、星级文明户创建等相挂钩,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兑现奖惩。比如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结果运用上,就制定了择优聘用、待遇调整、绩效报酬和离任补贴的差异化发放、表彰激励及评优限制等精准具体的奖惩标准,更好地激励基层干部主动作为。

永济市城西街道御园社区面对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要求和户外车位少,群众无法停车充电的实际需求,发动驻区党员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增设车棚方案,疏堵结合破解难题。“绩效考核,激活了一池春水,将干部的心思都引导到干事创业上。”御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俊慧说。“我们要多在精细化和精准化上下功夫,主动为社区群众排民忧解难题。”

薛会民  杨骁勇)